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城司看似不起眼,差職都被禁軍搶了,成天受着窩囊氣,除了冰井務,親從官只剩了兩個指揮,一個在守宮門,另一個雖歸於探事司,但探事司如今名存實亡,如今幹着市易務的活兒,成日裏只跟那些商賈打交道。但你別忘了哪怕那些文官再三諫言,聖上卻一直沒有撤掉皇城司。爲何沒撤?你忘了皇城司是幹什麼的?”
是歷代聖上耳目。
“咱們這位聖上早年不過是個閒散郡王,只因先帝無子,才擇了身爲侄兒的他繼承大統。要知道當時按血脈親近,明明是梁王那一支最近,偏偏擇了他。”
須知彼時的宣仁帝連嗣王都不是,不過是個郡王,還總是被言官彈劾他行事浪蕩,風流成性,有辱皇家聲名。
可爲何最後還是擇了他?
因爲彼時的樂平郡王無父無母,年紀也小,若是從梁王那一支裏挑,且不說宗嗣之爭,梁王和梁王妃都在,挑了梁王,其本人已是不惑之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挑了梁王之子,又置太后於何地?
要知道這位太后,可與一般的太后不同。
先帝羸弱,素來多病,太后一直垂簾聽政,雖後來太后還朝於帝,但朝政其實一直是太后把持着,這一把持就是多年。
後來先帝崩,又無後,需擇人承繼大統,與其說宣仁帝是大臣們挑出來的,不如說是太后挑的。
彼時宣仁帝初登大寶,還未到加冠之年,朝政自然由太皇太后繼續把持。這一把持又是數年之久,期間多少明爭暗鬥,不在漩渦中心的人哪能分明,但都知道那時候的宣仁帝日子並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