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子不再是大清的太子之後, 成爲了第一個擁有親王爵位的皇子,也成爲了大清自開國以來唯一有封地的皇子。
其實康熙一開始說要給太子封地之時,太子亦是驚訝並且第一時間拒絕的。
皆因大清先代皇帝吸取歷朝歷代皇權受藩王威脅的教訓,對封地上有可能出現的弊端極爲警惕, 所以纔有大清在京城五百里內圈地給皇室和八旗一制, 養成了八旗不事生產、奢靡的作風。
康熙又經歷過三藩之亂, 如何封爵也絕口不提封地之事, 此時卻對太子厚待到幾乎沒有原則,好似在補償一般。
太子最不希望見到大清有可能出現割據、動盪, 他能控制自身,卻控制不了子孫後代,因而再三拒絕, 不希望皇阿瑪爲他開這個先例。
康熙卻是他越拒絕,越要給太子,太子說得多了,他便一副“太子還是在怪他”的神情, 教人哭笑不得。
太子無法, 最終便同意了封地,只是和皇阿瑪約法三章,他沒有干涉封地政務、軍務的權力, 只享受一座親王府以及超越大清一般親王的優渥俸餉待遇, 以此來保證大清皇權和政權的穩定統一。
康熙眼見太子如此識大體, 便又給了他旁的權力,由他選擇封地所在。
太子起先屬意之地, 是臺灣, 他對西方諸國有興趣, 又在進行海上貿易, 這裏對他來說乃是恰到好處。
然而康熙嫌臺灣小,想着左右太子只受一點稅貢,乾脆便連兩粵一同給太子做封地,更是賜太子封號爲“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