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怎麼成爲高手 (第1/3頁)
知名不具的陌生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着姚師傅鼓勵的話語,趙世逸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他心裏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把內心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師父,老人家恐怕會認爲自己是在異想天開。然而,對於趙世逸來說,這個問題卻困擾了他許久,他迫切地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換了一種方式問道:“師傅,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可能有點不切實際。您看過金庸先生的武俠吧?裏面的那些俠客,他們的武功高強,飛檐走壁,飛花摘葉皆可傷人。我想知道,在現實中,有沒有真正的高手能夠達到他們那種境界呢?”
這個問題聽起來確實有些中二,甚至帶着一絲無厘頭。但姚師傅並沒有因此嘲笑或輕視趙世逸,反而緊鎖眉頭,認真地思考起來。他深知自己的這個小徒弟雖然年輕,但行事作風不像小錢那麼出挑和脫線,不會無緣無故問出這種問題。
過了一會兒,姚師傅緩緩開口:“小趙啊,你的問題很有趣。金庸先生的裏的武功,確實讓人歎爲觀止。但你要明白,是虛構的,裏面的武功也是作者爲了情節需要而創造出來的。在現實中,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飛天遁地、無所不能。”“正好我們也可以簡單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武術或者武功的概念。”
姚師傅輕輕地端起那隻精美的茶杯,微微地抿了一口香醇的茶液,然後繼續娓娓道來:“武術,這門博大精深的技藝,絕非僅僅侷限於表面的拳腳之間的爭鬥。它更深層次地關注着人體的協調性、柔韌性與爆發力。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動作與動作序列,武術不僅錘鍊着人們的身體,更能夠培養出驚人的耐力、強大的力量以及敏銳的反應。與此同時,武術還極其重視內心的修養,它追求的是一種內外兼修、心身合一的平衡境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許無法像那些武俠中描述的那樣,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然而,武術中的輕功、內力等概念,卻並非全然是虛構的幻想。它們實際上是對人體潛能的一種深入探索和挖掘,是武術家們經過無數次艱苦的實踐和修煉,逐漸總結出的一些獨特技巧和深刻體驗。這些技巧和體驗,雖然無法讓我們真正飛翔於天際,但卻能在實戰中賦予我們超越常人的能力,使我們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出驚人的實力。”
“舉例來說,飛花摘葉皆可傷人,這並非空穴來風。在武俠中,我們常常看到那些真氣修爲達到極高境界的武林高手,他們能夠運用真氣貫通身體,帶動花瓣或樹葉,從而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雖然這種描述帶有一定的誇張和虛構成分,但其中的‘真氣’概念,卻是對人體潛能的一種寓言式表達。真氣,其實質就是經氣,是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正如《素問·離合真邪論》所言:‘真氣者,經氣也。……候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這裏的真氣,雖然是一種理論上的概念,但它卻能夠通過內力的形式表現出來。而真氣的多寡,則直接影響着內力的深淺。”
“至於是否有人能夠修出真氣,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儘管我活了這麼久,也未能親身體驗到修出內力的境界,但我相信,在武術的廣闊天地中,必定有先人前輩,甚至是我們的同輩很有可能修出真氣,只是人家過於低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