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成煞有其事地看了看兩位同學,然後放下筷子,準備說了。
“一箇中型的縣城,大概有1500—2000公務員,加上事業編制等各種編制,一起萬把人,按照三定方案,正科級大概有240—300人左右、副處級實職有30—35人左右,正處實職四個。享受副處級待遇的那就多了,很多老的正科級局局長都是享受副處待遇;正處級以上待遇,那就是市裏統籌,市裏說了算了。”
王成看着兩人殷切的目光,他抿了口酒,繼續說:“這麼多人,有實權,在縣裏能夠說的上話的,大概有100人左右,這一百人影響着縣城的政治格局,甚至是發展方向。”
“每一個縣城,政府這100個人,做生意的幾個牛逼的人,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幾個家裏有背景的個別人…這些人就是縣城所謂的上流人士!在縣裏,即使他可能沒有直接認識的人,但你找他們幫忙,他們總能兜兜轉轉找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
王成一邊說,一邊用手沾着酒,在桌子上比劃着,幫助兩位同學理解。
“我以我家隔壁的縣城爲例,縣城分這幾個層次:剛纔說的這些人,是縣城頂尖;其他有實職的公務員、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是接下來的一層,這一層和縣城其他一些小有名氣的商人、社會人士又是一層;剩下的普通幹部和普通老百姓是單獨的一層。”
“而我們剛剛在老張來臨前說的那個問題啊,就是很多地方縣城一些混社會的人士由哪些組成?當然,我說的不是縣城街頭那些哈,那些還不算混社會的。縣城混社會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縣城各單位普通幹部、股級幹部、縣鄉單位副職的一些孩子。這些孩子長期跟着父母耳濡目染,但是自己家裏又夠不着那個層次,因而造成了思想上的高不成低不就,慢慢的,這些人匯聚在一起,利用自己父輩的一些關係,抱團取暖,有些搞得還不錯。但有些就跑偏了,直接成爲縣城的黑社會份子了。”
王成說完,倆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感覺。
“那那你的意思,縣城只有那頂層人能到相對富裕的生活;下一層到小康水平…”老同學搞學術的毛病又來了。
“基本如此,打個比方,普通家庭的孩子,考入縣裏或者鄉鎮,能提個副科實職,另一半也有穩定收入的話,就能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夠突破實權部門正科,就可以到相對富裕,但很多人都卡在副科。我老家就有不少,本科畢業工作四五年提副科,到四十多歲,仍然還是副科,只不過各鄉鎮兜兜轉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