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每一次去下面調研,看到的都是提前演練好的場景,我明白他們是不想讓我發現工作中的失誤,所以我不太願意下去調研,這就感覺像是在看一出舞臺劇演出結果,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首長,我認爲我們應該理解基層的同志們,因爲他們賭上的是一家老小,出點什麼錯,鐵飯碗就沒有了。很多人私底下說“上面佈置任務,基層擔責任”,因此有不少人說“說多錯,多做多錯多”,久而久之,索性就不做不闖了,也就沒有人敢敢闖。久而久之,這個體系就成了一潭死水。”
葉省長點點頭:“是啊,省裏面說要注意農忙時期的防火,於是到了基層,各村各鄉各縣各區都在禁止燃燒秸稈。很多政策在由上到下的傳達期間慢慢變味了,不是下面人傻,恰恰是他們聰明。只有聰明人才能想得到這種一絕後患的辦法,但這種辦法所帶來的是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對農民的傷害,對政府公信力的侵害。有的時候我在想都是幹部都是人,現在有些幹部稍微做點好事,反而會被恥笑,質疑,不理解。這不能怪老百姓,而是確實之前很多基層政府缺乏最基本的爲人民服務意識。”
葉省長說完,車子到了村子中心一個廣場,這個村子很狹長,從村頭來到這花了十幾分鍾。
“這個村子有着江南水鄉的所有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建在山腳下。東一棟,西一棟,風景特別好,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農村建設並不是一定要把所有農民都集中在一起,這種地方的建設就不錯,各自居住在各自小家裏。”葉浩家嫂子突然來這麼一句。
幾個人站在廣場中間,偶爾過往的老百姓好奇地看着這些陌生人。
“你好呀,請問你們現在一年能賺多少錢呢?”葉省長問。
“賺錢?唉,只要能不夠不餓死、不給孩子們添麻煩就行,我們這種每家每戶一個人只有幾分田,僅夠自己家喫,如果要靠種田賺錢,就得去承包別人的土地。當然,好在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不太喜歡種地,所以只要願意種還是有的,但很辛苦呀。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像一個人像個五六畝,一年種兩年最多,最多最多也就是能賺個幾萬塊錢,而且很累,拋秧,施肥,打農藥,收稻子,曬稻子,到處的成本都在增加,肥料,農藥,就連割稻子的機器錢都在漲,只有糧食不怎麼漲。”一位路過的大爺說,顯然他還是有素養的,說起話來很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