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東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子裏有互贈臘八粥或臘八果子的習慣,臘八粥和臘八果子材料差不多,區別在於做法,臘八粥是將大小米、桂圓蓮子花生紅豆綠豆等各類五穀雜糧一骨碌煮成美味香甜的素粥,果子則是把這些材料都蒸熟了,然後加上糖,碾碎了和白麪,鍋裏倒上足量的油,煎成一塊塊臘八果子,這種做法更受孩童的歡迎,有油有糖,比粥好喫,誰不歡喜?
有的討巧的媳婦,則做成臘八餡包在白麪餅裏煎成臘八餅,咬上一口便露出裏頭香甜軟糯的臘八餡兒,這叫開口臘八,寓意把過往一年的豐收喫進肚子裏,來年會更好。
梅姨娘把每一種做法都做了,在她看來,自家一家人淪落鄉下已經是從天上掉到地上,過年過節喫食上可不能有所短少了,不然多虧?
所以她做了臘八粥、兩種不同做法的臘八餅、還自創做了臘八丸子,放在臘八面裏,被她玩出花樣來了。
等竈屋裏這一通臘八全家桶做完了之後,梅姨娘把每種都裝在食盒裏,然後讓三個孩子一人提着兩盒,到村子裏串門,碰到人就打招呼說聲臘八好,然後跟人家交換臘八粥或臘八餅。
三個孩子高高興興捧着食盒出門了,把和自家關係好的諸如二大爺家等幾戶全逛了,回來時食盒裏也不空着,裝得滿滿當當的,甚至一人兜裏還揣了一個銅板子,是二爺給的。
除了臘八粥全家桶,還得做些大菜硬菜,因爲上邑村有在臘八這天進行臘祭的習慣,祭祖先祭天地和五位家神。
家家戶戶都得準備上至少五盤祭品,等祭完了再拿回家裏喫。
往年時候,上邑村窮,家家戶戶能拿什麼拿什麼,不乏拿粗餅充數的,但今年隨着虞憐一家搬過來,又是開荒又是建屋又是開工坊的,給村民創造了一大筆收入,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份,你哪怕沒那個體力建屋的,也能坐在工坊裏幹活幫人家做罐頭,所以虞憐也實現了當初招工所說,人人都有份,沒選上不着急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