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且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到了後來,童遠也沒有多少心思去關心這些裂縫了。隨着他前行的時間累積到了某個數量時,他更關心的只是剩下的乾糧還有多少,還有多久他才能走出這條峽谷的峽底了。對於再遇到的裂縫,只要不影響他繼續前行,不給他帶來危險的,他也不會再多看上一眼了。
而在峽底複雜而多變的地形中,除了那些不時出沒的,大小不一的裂縫之外,最多的還是地勢上的變化。
崖壁並非是一條長長的直線,更像是一條蜿蜒的長蛇。向左或是向右的彎曲是一定存在的,只是有時候彎曲的曲度很小,有時候彎曲的曲度很大,有時候已經不能用彎曲來形容,而用彎折來形容會更加的恰當。即便是接近於九十度的彎折角度,童遠也是遇到過的。
就是在那次的,崖壁在忽然的向內彎折了接近九十度後,童遠又走過了很長的一段幾乎完全豎直的路程後,崖壁又再次的向外彎折了一個很大的角度。也就是在經歷了那兩次很大角度的彎折後,童遠才突然的意識到,當初他在躲避童家人的圍追堵截時,爲什麼會在那片草原上弄錯了方向。
其實他弄錯的並不是方向。那時的他只是單純的以爲峽谷會大致的一直保持着某個方向延伸而去。但他錯了,峽谷是會忽然的轉變方向的,至少在峽谷的某一段中,它會極速的轉向一個與前一段峽谷角度很大的方向。就像他在峽底所經歷過的那兩段忽然大角度的轉向,其實就是先後極速轉變了兩次方向的一段峽谷。
所以,童家人應該是事先就知道那段峽谷的地形的。那是一段忽然向當時他前行的方向彎折的峽谷。所以他當時以爲的,自己是在朝着與峽谷平行的方向上逃跑,其實卻是在朝着峽谷的方向逃。所以童家人,不,應該是七長老,在一開始就知道那片地形的情況下,將他墜崖而下的那段峽谷當做了一個套子,又安排了那些童家人驅趕着他,使他自覺自願的朝着那個套子的入口處鑽了進去。
“好個陰險的七長老!”在童遠意識到了這一切後,他也是忽然的發現,他一直將那個七長老看得太過簡單了些。
地勢的不斷變化,除了峽谷本身的曲折蜿蜒,更多的還是地面的崎嶇不平。峽底的地勢常常是在不斷的抬高與下沉中交替的循環往復。這樣一來,童遠腳下的路面也就變成了不斷的上坡與下坡,一段相對比較水平的路面反而是比較少會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