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戰在即,你一定要當心,讓你待在我們身邊你肯定不願意,不過戰場上刀劍無眼,你千萬不能逞能,要注意保護自己,知道嗎?”
“祖母放心,我不會逞英雄的,身爲國王,若是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護好,還怎麼建功立業,怎麼完成光復大業呢!?”
兩個女人終於會心地點了點頭。
注:
①特拉齊亞人:即達西亞人或達契亞人,古代東歐遊牧民族,主要生活在多瑙河以北,可能是日耳曼或者色雷斯人的一支,主要在今羅馬尼亞一帶。蓋塔人與達契亞人在族源上關係很近,有些歷史家甚至認爲,這兩個名字是不同學者或是不同時期對一個民族的稱呼。因之,他們的文化有時便被稱爲蓋塔-達契亞文化。
②特里巴利人(Triballi):色雷斯人中的一支,其發源地是特里巴利平原或許就是科索沃〔Kosovo〕平原,鄰近安格魯斯Angrus河與布朗古斯Brongus河匯合處摩拉瓦河西部和南部。西元前339年,特里巴利人向馬其頓王腓力二世索取戰利品,否則拒絕其軍隊通過赫穆斯Haemus,巴爾幹山,腓力強行通過,戰鬥中受傷。腓力二世死後,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35年越過赫穆斯山,擊敗特里巴利人。特里巴利人後來仍有足夠實力,騷擾羅馬時期的馬其頓行省。
③阿格里尼亞人:生活在馬其頓北部伊利里亞山區善於攀登懸崖峭壁的部落,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立下汗馬功勞。
④烏鴉吊:古羅馬人發明的可用於接舷戰的吊橋,長12米,寬1.2米,當船靠近敵方船隻時放下。頂部帶有大鐵釘的木製吊橋,被裝在船艏的立杆上,通過繩索和滑輪可以進行360度旋轉,當兩船接近時,羅馬人從正面以及側面將吊橋放下,鐵釘鉤住了敵船。船上的羅馬士兵就通過吊橋跳上敵艦進行肉搏。這是羅馬人發明的一種專門對付迦太基人的武器,迦太基人是擅長航海的民族,他們並不缺少熟練的槳手,而羅馬人則不同,在布匿戰爭初期,羅馬戰船上划槳的槳手纔剛剛訓練出來,還不能熟練地使用撞擊戰術,而且一旦損失很難補充。但羅馬士兵的戰鬥能力卻優於迦太基僱傭兵,羅馬人決定設法發揮自己的長處,於是他們製造了這個吊橋,每艘羅馬戰艦上都配備了比迦太基戰艦數量多很多的步兵。當迦太基人使用自己熟悉的撞擊戰術接近時,羅馬人使用這個武器可以靈活地搭住敵艦,既可以阻止迦太基戰船撞擊,羅馬步兵也可以通過這個吊橋衝到敵艦甲板上充分發揮自己肉搏的優勢,這樣一來,海戰就變成了陸戰。以往的海戰,由於主要用撞擊戰術,被撞毀的戰船大多是沉沒了,而有這個新式武器,羅馬人不但可以打敗對方,還可以俘獲敵人的戰船。
喜歡亞歷山大四世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