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精絕城有戶四百八十,人口三千三百六十,養兵五百人,設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精絕到戎盧國有4日路程,到扜彌四百六十里,東面是且末。
精絕國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爲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精絕國在東西方貿易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精絕國的尼雅遺址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如木刻、泥塑、壁畫、陶器、珠寶、竹簡等,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繁榮。
小宛國,國都爲圩(xū)零城,全國僅有150戶,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則只有200人,屬於農耕民族,有輔國侯、左右都尉各一人。東與婼羌相接,具體位置大概在後世的塔里木盆地東南出且末縣正南,喀拉米蘭河北岸與車爾臣河流域一帶。他們與大宛人一樣屬於塞種人,但與大宛國的統治者和人民並沒有直接關係。
且末國王治且末城,有戶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兵三百二十。輔國侯,左右將,譯長各一人。西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尉犁今博斯騰湖西岸,南至小宛今喀喇米蘭河東北部地區,可三日行,有葡萄諸果,西通精絕二千里。且末國在後世婼羌縣西南之且末縣,且末城在後世且末縣城西南。
崑崙山南北生活着大量的羌人,羌人是由姜部落發展而來的,而姜部落的首領是炎帝,炎帝、黃帝和少昊的部落組成了華夏族,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羌人原本生活在今天的寶雞一帶,以放牧爲生,因爲人口增多、牲畜增多、逃避戰亂等原因,一些部落逐漸向西遷移。這個時候已經距離炎黃時期已經近2300年左右了,羌人中的一些部落早就走過了河西走廊,這時期的羌族分佈於青海西北部及崑崙山北面,最西直到喀喇崑崙山脈東部、帕米爾高原南部地區,和他們相比,婼羌算是遷移比較近的了。
婼羌國就在阿爾金山以北的沙漠南部,西與且末相接,北至樓蘭(後世新疆鄯善縣)。西出陽關,第二個國家是婼羌,婼羌並不在絲綢之路上,而是在路的西南部,顯得比較偏僻。領地內三分之一是山地,三分之一是戈壁,還有三分之一是沙漠和荒地,自然環境很差。婼羌國有450戶,1750口人,士兵500人,他們靠放牧爲生,不種地,糧食從樓蘭、且末購買。不過山上有鐵礦,他們自己鍊鐵做兵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