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貞觀十二年十二月冬至,太子李承乾祭天,引天地垂聆,引先賢臨世,頌華夏、頌先賢、頌黎民、降福祉。令天地、祭先賢、拜黎民。民心所向,天命所歸。
貞觀十三(639)年二月,吐蕃之戰結束。大唐如願以償,將崑崙山脈、柏海、積石山、黃河爲界,劃入隴右道轄區。同時,扶持了松贊干布的兩個兒子,分別控制了羌塘、多彌地區,作爲與諸國的緩衝地帶。吐蕃這個西部高原大患,徹底瓦解。至此,李承乾的會盟諸國、共伐吐蕃戰略,圓滿收官。
繼北方突厥後,西方吐蕃也覆了後塵。李承乾,這位大唐貞觀太子,連續爲大唐瓦解了兩個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如今,也展望東方高句麗這個自漢朝開始就提防,隋朝就擔憂的隱患。
遠在去年貞觀十二年十月,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倆草擬的詔書,就發往了草原各部。這一封詔書,是借二鳳的名義,但卻是李承乾本人來傳達的。
‘塞外諸部親啓:
唐太子李承乾相邀共協東征,望諸部明大局爲先。今夕,大唐意欲向諸部討借牛羊馬匹,爲不傷和氣,共築雙方和善來往,諸部自決。來年三月,無視大唐和睦者,勿謂唐太子言之不預矣,莫怨大唐無視彼此和睦而傷和氣。
唐太子李承乾拜上’
就這麼一封李承乾代寫,二鳳蓋章的聖旨,發給了塞外各大遊牧部落。在貞觀十三年一月和二月期間,陸續有薛延陀、契骨、鐵勒、韋紇、薛羅、僕骨、拔也古、葛邏祿、回紇、西室韋、沙陀、契丹、北室韋、南室韋、靺鞨諸部陸續將數目不一的牛羊馬匹送來大唐邊塞,並且派遣使臣親自入境朝拜。
因此,也有了貞觀十三年的大朝會上,來朝拜見使臣當中,塞外遊牧最多的情況!他們一個個都顯得狼狽不堪,和曾今相比穿着樸實了不少、寒酸了不少,更有甚者瘦削的面色飢黃了不少!而這,就是李承乾一直以來對他們塞外遊牧奉行強壓態度的結果。
塞外遊牧不敢劫掠中原,唯恐惹得李承乾震怒,再次發兵塞外橫掃草原,搞的屍橫遍野!不搶中原自己可能會餓死人,但搶了就一定會死的更多,乃至馬上滅族!李承乾出塞,就好比劍已出鞘必要染血,這一劍就是最少十萬鮮血起步!遊牧自己也會算賬,大家都是帶腦子的人,什麼划算什麼不划算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