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貞觀十一年五月,臨近端午的時刻。西部高原的吐蕃使者來訪,太極殿之上羣臣俱在,當朝天子皇后、太子太子妃蒞臨在位。
李承乾與鄭麗婉各自位於二鳳、長孫皇后兩側一側下方,左右分列端坐上方。而下方,文武羣臣之間,吐蕃來使祿東贊等五名使臣。按理說,這類朝見基本都是在開年的大朝會上舉行的,但吐蕃的這次突然朝見,就很不尋常。
在原本的歷史上,松州戰役之前,吐蕃先出兵擊敗了吐谷渾、党項和白蘭諸羌。關於吐蕃出兵的原因,兩唐書和資治通鑑都說成是吐蕃請婚遭拒、使者惡意挑撥,如《資治通鑑》就記載道,“初,上遣使者馮德遐撫慰吐蕃,吐蕃聞突厥、吐谷渾皆尚公主,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上未之許。使者還,言於贊普棄宗弄贊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許尚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相離間,唐禮遂衰,亦不許婚。’弄贊遂發兵擊吐谷渾。”
實際上,當時的吐蕃,正處於擴張時期,唐旄、蘇毗和羊同等與吐蕃相鄰的部落都遭到了吐蕃的進攻,征服吐谷渾也是吐蕃對外擴張行動的一部分。請婚遭拒及使者挑撥,只是藉口和導火索而已。
而唐朝爲什麼不答應吐蕃的請婚要求呢?有人認爲,太宗時期,唐朝在消滅東突厥後,國勢日盛,威震四海,因此,唐朝一般是在周邊勢力向其表示臣服之時,爲加強關係纔對其賜婚,將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渾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吐蕃當時並未明確向唐朝表示臣服,此時賜婚,對唐朝沒有實際意義。
這一世,吐蕃想要對外擴張,可沒這麼容易了,土谷渾被李承乾率先拿下了,而吐蕃西南部的那些小部落也陸續投靠大唐,被設立爲羈糜州,朝這些地方動手就是直接對大唐宣戰。但,如果不通過戰爭轉移矛盾,國內的民怨怕是沒得地方釋放,搞不好會窩裏橫。
祿東贊等吐蕃使臣步入殿內,也引起了李家四人的注意力。
“吐蕃使臣,祿東贊拜見‘天可汗聖人天子大唐皇帝陛下’!!”
這裏解釋一下,這麼稱呼還真沒什麼不妥。後面朝代,給李二累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如何?看到這一串,我這麼寫是不是舒服多了?
李二莊嚴的虛撫抬手:“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