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承乾笑了笑:“娘子,聽說你們這裏秋天收一次農稅,不曉得啷個收啊?”
婦人:“還是以前那個樣子,自己去納稅就行了。聽說現在去納稅,官府還要倒給錢咯。”
李承乾笑問道:“這個怎麼說?”
“俺們交完了稅糧,但是有多的,就要把多出來的那些錢還給我們撒。”
“不怕當官的多收你們的嗎?”
“多收啥子哦!我家地就這麼一百五十畝,每年就交二十五石,多退少補撒。”
唐代在中國歷史上是與漢代並稱的繁榮時期,唐量畝產再考慮到種豆和土豆等因素,與漢一樣,打九四折,摺合今市制爲畝產334斤。注意,這裏是現代的單位‘斤’。因此,我們需要換算爲‘石’。如之前說的,採取現代的換算標準,4斤等於0.02石。也就是說,一畝地產出是定死的,而唐朝規定,每戶人家一個青壯勞動力分給一百畝土地,其中分爲永業田和口分田,永業田百分之二十,允許百姓自己決定怎麼處理,剩下的百分之八十是口分田,百姓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換言之,一畝田只給你算產出1.67石糧食,哪怕你豐收也不多收你的,按照你擁有的田地爲標準,寧可百姓賺了,官府也不準多收一點。
均田制授予百姓田地,規矩也很簡單。一家必須有一個男子才能授予田地,如果你家中沒有男子青壯勞動力,那麼官府就不會給你家分田,自然也不會收你家的稅。寡婦你收個屁啊?如果帶着孩子,官府搞不好還要倒貼,乃至想法子把寡婦想辦法安置下來。一般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因爲貞觀有明確規定,家中只有獨子的家庭,不需要承擔任何徭役!換言之哪怕戰事喫緊,也不會看你家,因爲你家就你一個獨苗子,把你抓走了,搞不好嗝屁了,對地方官員來說就是麻煩。再有說貞觀之治一般般的人,不要猶豫,直接出重拳!狠狠地揍他!打到他穿越到武周時代,體會一下天災連年、戰事不斷、酷吏橫行的時代!
田地不是無條件授予的,永業田和口分田的機制就防止有些百姓把永業田賣掉,又跑來申請分田!百分之八十的口分田,就是保證你手裏有田,誰都動不了,只有官府說了纔算。你只剩下八十的口分田,哪怕種出來的不夠生存,官府也不會管你,不過口分田一般都夠生存的。你自己想辦法,這也是一種防止土地兼併的一種強制措施。你賣田的時候多瀟灑,錢花完了就有多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