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3/7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來天下紛爭伐交頻頻,迫於生存壓力而必須改進武器的各國,開始根據季節時令的饋贈,精挑細選出幹、角、筋、膠、絲、漆這六種材料,耗費兩三年的時間製造出彈性極佳的弓,再以各種樹木輔以青銅或鐵器製成堅韌不摧之箭。
從此,在整個冷兵器時代的三十六門軍器和十八般武藝之中,弓箭儼然成爲兵器之首,正如民間諺語所言:大將軍不怕千軍,只怕寸鐵。(2)
而當今之列國,所用的弓箭從弓的材質到箭的造型,卻又各不相同。
以箭來舉例,魏趙燕三國的箭鏃同樣呈三角形,但其細節和效果卻截然不同。(3)
魏國箭鏃以模具鑄造而成,箭桿爲環圓狀,射擊時遠而快。
趙國箭鏃以手工打造,箭桿平直,甚至有時會在杆上加裝靶子,專門用來對付敵國重甲騎兵。
而燕國箭簇的三角形不但更尖銳,其箭桿還多以昂貴的紫檀木來製作,穿透力極強。
而秦箭和韓箭的差別更是一目瞭然,秦箭講究實用性,其三棱形箭鏃短而粗,箭桿粗壯簡潔,而韓箭的箭鏃修長,箭桿造型優美繁複,還貼着羽毛等裝飾物。
幾百年來周王室雖已衰微,但周禮規定的君子六藝之道卻被諸侯們承繼了下來,其中射御更是各國貴族男子的必修之術。
果然,連扶蘇這九歲孩子都不信韓非的託詞,暗暗揣測道,“自來欲習箭術,先識箭矢,韓非是韓國公子,又豈會分不清韓鏃與秦鏃,想來是在替什麼人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