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錢教授主動提起來,那潘家寧就不客氣了,她說奶奶,錢伯伯你們相信有活化石一樣的人嗎,看起來像是年輕人,內心卻一百多歲了,觀念、記憶全都停留在很久以前。
錢清源說:“這種人是存在的,在美國和加拿大安大略地區,有一個族羣叫阿米什人,他們是基督教再洗禮教派門諾會的信徒,生活方式就停留在十九世紀,拒絕一切現代的生活方式,不用手機,不用電腦,不開汽車,不當兵,不買保險,也不享受社會福利,連他們的衣服都停留在一百多年前,活像是從歷史中穿越過來的人。”
潘家寧趕忙解釋:“我這位朋友不是這種,我剛見到他時,他一身中古裝扮,就是四十年代的打扮,髮型也是年代感足足……”
錢清源說:“這種也有,日本有個女青年,就喜歡三十年代的穿着打扮,英國有個男青年,喜歡維多利亞時期的服裝,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堅持這樣穿戴,算是雅趣吧,你這位朋友想必也是如此,有積極正面的愛好是好事,總比追星強,哈哈。”
“其實……”潘家寧還想分辨,但在演講欲超強的教授面前她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錢清源興頭上來能連說四五個鐘頭不帶停的,旁徵博引、插科打諢,絕對精彩絕倫,要不然也不會上百家講壇了,這會兒並不是在課堂上,聽衆也只有一個,他的動力沒那麼強勁,只是口若懸河地講了十五分鐘而已,主題還是近代史研究。
“口述史很重要,歷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令人激動的場景事件,但當事人並不具備記錄下來的條件,即便記錄,也是在個人的日記本里,還有記憶深處,是很難進行傳播的。作爲研究者,我們的責任就在於此,挖掘、記錄、整理那不爲人知的故事,公之於衆,比如我母親年幼時就曾經歷過一個事件,這是任何文獻上都沒有記錄的,我準備記錄下來,其實我是打算拍一部紀錄片的,這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你能想象在一九四二年的上海閘北,一名黃包車伕振臂一呼,上千個車伕呼應,連夜將一座工廠搬走的事情嗎,這是我母親的親身經歷,特別傳奇,特別感人……”
坐在躺椅上的老太太微笑着頷首。
潘家寧舉手道:“我知道我知道,振臂一呼的叫阿貴,他很可憐,車子被人霸佔了,後來孩子也沒了,幫助搬廠的還有地下黨曹先生,當然也少不了核心人物趙殿元。”
老太太面露狐疑之色,錢教授愣了愣,因爲這段歷史鮮爲人知,知情者早就作古了,自已記錄的文字也並未對外公開,這小姑娘是怎麼知道得如此具體,甚至比自已掌握的還要具體,因爲錢教授是從母親的口述中得到這個故事的,但當時他的母親也不過是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只記得大致的走向脈絡,人物姓名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