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衰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晨寅卯之間,也就是早晨剛過四點的時候,莊嚴寺的鐘聲就已經響了起來,在莊嚴寺駐錫(一直常住)和掛單(臨時借住)的和尚們在鐘聲的催促下,開始起牀,洗漱,準備早課。
之所以這麼早就得起牀的原因是因爲現在正好是佛誕法會,這些和尚們白天還有很多法會的事情要忙,所以早課和過堂(喫飯)的時間都得提前。
在其他的僧人都在急匆匆的走向了莊嚴寺的大殿,準備開始早課的時候,一個富態的和尚卻是一臉陰沉的跟其他的和尚們反向而行,從大殿的方向朝着莊嚴寺南側的菩薩四諦之院走去。
這個菩薩四諦之院是位於寺院南側的一個偏院精舍的名字,之所以寺院會給院子起這種名字,就是因爲從南北朝到隋唐的這段時間,佛教大型寺院的結構基本都是六個字,‘像天闕,仿祇園’。
其中像天闕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說寺院的建築風格一定要恢弘壯麗,恍若天宮寶殿一般,而仿祇園的意思是說佛教的大型寺院的構架都是模仿祇園的結構來規劃的。
這個祇園就是金剛經裏提到的那個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也就是說,隋唐時期建立的大型佛寺,基本都是按照當年釋迦摩尼住過的院子來拷貝的。
現在剛剛年滿二十六歲的佛門未來高僧,律宗祖師道宣和尚甚至在幾十年後專門就如何建造佛門寺院寫了一些宣傳冊,比如《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和《關中創立戒壇圖經》等等,將祇園的結構明明白白的落在紙上告訴其他和尚們……
寺院應該怎麼修!
比如說三座大門進來之後過一個院子是中門,中門之後就是前佛殿,然後是主院的正殿,也就是說法大殿,在前殿與正殿之間就是七層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