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終究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但無論是遼人詭異的行動的方式,還是那日完顏冕甚至都無法親臨戰場的情形,都在告訴李丹青,自己之前的推測並沒有錯。
可他也確實低估了遼人的戰力,同樣也在戰場上,進行了錯誤的指揮。
如果那一日,與黑絕部交手的時候,李丹青能夠稍稍放緩帶着大軍衝陣的速度,讓大軍之間的聯繫不被割裂的話,而後發現陰兵的弱點的話,大軍雖然不說一定能戰勝這遼人,但至少不會損失如此慘重。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次交手,李丹青在調整好自己的心神後,方纔能如此篤定的做出如今這樣的決策。
那日的交手,李丹青也看見了本應該崩塌的聖山枯月山所正在發生的一切,兇陰山的周圍磅礴的陰氣環繞,絕非一般聖山崩塌後的景象,這一點與傳聞中的兇陰山有着顯著相似之處。
而除開這些,如果遼人真的是想要在枯月山做局,將他當時手中的四十萬大軍一網打盡的話,那最好的辦法,便是聯繫其他三郡的遼軍偷偷來到陸屋郡,夾擊李丹青,而不是隻是單獨的黑絕部迎戰。
再者言,就算遼人極爲自信,覺得單憑黑絕部就可以將自己手中的四十萬大軍喫掉,那在他們突圍之後,也應該立馬派出人手,圍剿追擊。
但此番種種在李丹青看來,都是不錯的選擇,遼人卻一個都未有去做,顯然他之前推斷的遼人四部分散於四郡之地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推測是有其道理的。
同時,枯月山的異變,也讓李丹青覺得,遼人這一系列詭異的行徑極有可能與兇陰山也有着脫不開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