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明兵工 (第2/8頁)
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一:燧發槍相比火繩槍具有碾壓性的優勢,不僅啞火率變得更小,關鍵是由於發火技術的改進,使得火槍手可以從大間隔隊形進化爲肩挨肩的密集步兵隊形,因而使得步兵的單位火力輸出密度得到極大提升。
【注:火繩槍時代的步兵間隔至少爲096米。
燧發槍時代的步兵間隔則可以縮小至032米(側身)。
所以相同寬度的步兵橫隊,燧發槍的理論火力輸出密度是火繩槍的三倍,而實際的火力輸出密度還不只三倍,因爲燧發槍的啞火率更低,裝填速度更快。
有了燧發槍加套筒刺刀,火槍手才真正的擺脫長矛手的保護。
裝備燧發槍的步兵擺成空心方陣,甚至可以與騎兵進行野戰。
也正是因爲燧發槍的出現,使得騎兵由主戰兵種退化成爲輔助兵種,像建奴白甲兵這種披三重甲冑的重裝步兵更是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從此只出現在博物館,因爲面對燧發槍的密集火力,重裝步兵在戰場之上已經是寸步難行】
其二:大明無論是火器製造還是火器運用都沒有標準化這個概念。
火器製造全憑工匠經驗,教徒弟也是照着自己總結的經驗教,教材或教學輔助工具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使用火器也靠老兵傳幫帶,同樣沒有操作規範以及標準化教學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