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貓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衣口袋裏插着一張折了幾折的地圖,背上還是揹着宋峋給準備的,已經癟了一半的超大旅行揹包。手上戴着副男式薄皮手套。一頂黑色棒球帽,大大的帽沿幾乎遮全了我上半張臉。一身去了肩章領徽的“安保”服,也在前兩天帶着小丫頭的“修整”中,清洗乾淨了。一雙硬頭皮鞋依舊是走遠路的最佳搭配。腿上綁着的兩把軍刺,現在只剩了一把。脖子上掛着的那可以隨時戴的墨鏡,拖着眼鏡繩安穩地架在鼻樑上。腰間一支手槍還是那麼大剌剌地亮着。那根四、五尺長的鐵棍,依然充當着我的“打草驚蛇棍”。
因爲這孩子,我又回到了城裏,單車也被丟在三輪車店裏了。既然已經這樣了,找宋峋又不方便,那就去找馮毅,讓他把菜種交給宋峋,也正好從馮毅手裏再“摳”點武器彈藥出來。
在地圖上確定了方向和路線,我又開始了一個人的旅程。
不想喫東西的時候,我都斂息靜氣的默默趕路。現在,只要離人羣頻繁活動地點遠一些的地方,不費些力氣,已經很難去“撿”自行車,更不可能碰到可以開着就走的汽車了。好在,現在的我腳力強悍,只要不走錯方向和路口,天黑前,就能趕到馮毅負責的倖存者營地。
前面左手的大樓,以前應該是一片電子科技園。掙扎着從藤蔓中露出一角的廣告牌,和大樓頂上的招牌,向路過的人們昭示着大樓曾有的輝煌。與園區隔路對望的是幾座不低的超市、商廈,同樣被藤蔓霸道地抱着。只是因爲牆體大部分是玻璃幕牆,相比較對面的大樓,還是保留了更多的原本樣貌。
發動機的聲響!
在這已經沒有人類製造的噪音“掩護”的城市街道里,儘管四周建築基本被植物包裹,路面也因大量的藤蔓,和極度瘋長的野草相互“牽手”而覆蓋大半,依然是讓無數爲躲避藤蔓糾纏,而藏在建築裏的喪屍變得激動起來。牠們如同被什麼東西給喚醒了一樣,先是側耳傾聽,在確認了方向後,一個個爭先恐後向着發出聲音的地方追來。
一輛比過去搬家公司常用的幺三零還小些的小卡車,車頭上做了些許爲專門撞擊而設的改裝。在“嘭嘭”響聲不斷的撞擊中,一隻只擋在小卡車面前的喪屍被撞飛,兩邊的喪屍則前赴後繼地湧上來,一些甚至抓住了小卡車的後廂邊沿,整個身體隨着車子的飛奔“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