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怕,不怕,有媽媽在,小豆子不怕。”
接着她又看向父親帶着幾分埋怨的口吻說:
“爸啊,好歹你也是從小把我拉扯大的。不知道家裏有孩子嗎?看把小豆子嚇得。求你有事坐下來好好說可以嗎?”
張玲的這番話在很多爲人父母看來極爲正常。
畢竟,很多父母在當着孩子吵架時也常常會說類似的話語。
殊不知這種表達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反而更大。
M國心理師、系統家庭理論奠基人MurrayBowen曾經提出過一個理論。
家庭關係三角化,意思是通過第三方介入,將雙方的衝突轉移,但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衝突。
而家庭環境裏孩子最容易成爲這樣的“第三方”。
提起孩子最容易讓大人將要解決的問題失焦,也讓孩子不自覺進入“補位”狀態,陷入“受害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