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03年我15歲,那時候《闖關東》還沒有上映,在我爸那兒得知爺爺這份光輝歷史後,我買了兩瓶老白乾,拎着二斤蝦爬子就去了爺爺家。
我爺倆半斤酒下肚,爺爺就打開了話匣子。
爺爺說他是在死人坑裏被刨出來的。提起這件事兒時他擦了擦渾濁的眼,覺得好像讓他想起了傷心事兒,就連忙道歉,勸他要不就別說了。
可爺爺擺了擺手“沒事兒,這麼多年了過去了,有些事兒總比帶進棺材裏強。”
我讓他別瞎說,誇他的身體在小區裏算得上硬朗的老頭,以後沒準還能來個夕陽之戀。這一番話換來了爺爺笑罵着賞了我一記菸袋鍋。我捂着腦袋嘿嘿的傻笑。
“你就當個故事聽聽就行了。”爺爺嘆了口氣後又幹了杯酒,我也聽到了一個改變我一生的故事…
1943盛夏之際,魯西一帶三個月未曾落下一滴雨,河牀乾涸,土地龜裂,老百姓朝不保夕,而當時的關東軍還沒有全部撤離。
爺爺說當地的一名堪礦師說在衛河下游發現了沙金。日本兵處在掠奪資源的最後階段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隨即讓二狗子以一天九個窩窩頭的工錢去村裏找勞力。這對於當時久旱的魯西百姓來說這窩窩頭就是一家老小的命。
一上午的功夫村裏能動的男子都來了到了河牀邊。二狗子梳着漢奸頭大手一揮的讓村民挖,什麼時候挖到沙碩才能停。近百人沒日沒夜的幹活,可長期的捱餓村民體質普遍差,經常有昏倒的。那些二狗子抬着人就往外丟,非但不給糧食,還免不了一頓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