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完我還以爲他是像那種販陰人,準備去趕鬼集與那些個鬼怪做交易,順便把我給賣給鬼魂當替身的那種的損人,但瞄了瞄他的驢車,上面都是一些個破爛衣服還有些古董,與鬼做交易籌碼就是人命,賣這些東西做什麼?
“大爺,去鬼的地方趕集,那裏有鬼啊?”我試探着問。
誰知道老羅聽我說完咳嗽了幾聲,好懸沒被旱菸嗆到,他說:“小孩子家家的,電影看多了吧,咱們這兒鬼集啊,就是天沒亮去賣東西,賺的就是個眼力,能去那兒賣東西都是懂規矩的,像我後面的衣服,有兩件兒是好的,其餘的都是破的,那堆古董也有一個是真的,剩下都假的,挑中了那是眼力,喫了虧那就叫打眼。”
這可引起了我的興趣,真正的鬼市我經歷過,像是這種活人趕的鬼集我還是第一次遇見。攀談了幾句,我知道現在已經後半夜三點了,老羅告訴我這地方已經到了新民和瀋陽的交界,當初沒024一家的時候,新民可是個獨立的城市。
只是,我怎麼會走那麼快?難道真的是乘坐了擺渡車來的?要不然區區三個小時我都幹到了新民了?但要是跑的話倒是有可能,只是我怎麼一點都不覺得累啊?
在老羅的口中,我知道了那所謂的鬼集就是一些民間農村自發組織的集市,多數的都是一些偷、搶、盜(盜墓)的人銷贓,還有一些像是老羅這樣的做法,俗稱叫‘頂燈’,一堆東西放在一起,價格一樣,你自己去挑,挑中了那就是你的本事,挑不中那是眼力不行。而且做鬼集這一行的人,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假如‘燈’讓人給拔了,自然就得收拾東西走人,不能繼續留下,散集的時候也得把好東西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回去問問家裏都知道,不管任何城市,在80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大橋的下面以及陰暗的角落裏擺成攤的,這也是鬼集走向白天的方式,只不過那些人不講規矩,一件兒真貨沒有。
因爲老羅經常走夜路,自然也就練了一手避鬼的本事,例如馬車後面的冥幣,還有高舉三尺的嘎石燈,老旱菸,毛驢鞭子。像老頭看見了我,也擔心我是不是鬼,所以他先抽了兩鞭子探探底,隨手又點了老旱菸,也就是我也要了一根,那老羅才知道我大活人,於是便與我侃侃而談起來。
能遇見活人做的‘陰間’買賣,算是時運低的一種表現。鬼集選地很有講究,都是定在荒郊野外的孤墳野冢堆裏,所以纔會有個‘鬼’字,乍一聽讓人覺得此處是人鬼混雜之地,於是乎便稱之爲鬼集。而文官屯那種的鬼集,指的是集會的集,並不是這種集市的集,所以二者不能混爲一談。
“小夥子,我這兒有衣服,你要是不嫌棄呢,就隨便挑一件兒穿上,老光波呲溜讓人看着多不好。”老羅給我指了指後面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