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人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首先是東平陽高堂氏,其家族可追朔到齊國上卿高傒之後。因高傒食採高堂,因以爲氏。後來前漢此家族出了一名大儒,高堂生,傳《儀禮》。<P>
當時《禮經》因秦火而書不傳,獨高堂生能言之,傳十七篇。此後高堂家世傳《禮》,是泰山一等一的經學大族。<P>
然後是同縣的鮑氏。其家爲司隸校尉鮑宣之後,有從上黨徙泰山者,遂家泰山東平陽。此家這代尚武事,其家部曲最精,是這次豪強兵的主力。<P>
他們之所以來與胡母氏合兵,是因爲他們所縣正在這片魯中南丘陵區,換句話說張沖和臧霸選的這片戰場正在人家門口。<P>
這兩家本來還猶疑是否要出兵驅賊,前幾日見胡母氏聯軍出現在汶水,遂率各部曲,合兵一處。<P>
本來胡母氏還要請南城的羊氏出兵,其家羊陟與其八拜之交,生死患難。但其家在泰山郡最南邊,來不及趕上這次合兵。<P>
可見像胡母班這種老牌名士,其在郡縣的號召力大大超過了王匡的想象。王匡心裏做此想,自然待胡母班更加恭敬。<P>
這會在汶水邊的軍帳裏,衆豪強部曲長正聽着胡母班暢談軍略,只見其人手搖羽扇,頭帶進賢冠,廣袖博帶,志氣晏然。<P>
只聽胡母班說道:<P>
“我聯兵雖衆,但敵亦銳。不如駐於此地,等琅琊賊盜北出沂魯山口,到時候待二賊相攻,再一舉伏其後踵,必破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