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人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刻夏侯惇內心充滿了不解,不明白爲何泰山軍總有那麼多的精兵。
良臣猛將固然難得,但細細去尋也還是能找到不少的,只要上位者能有容人、用人的格局,自然不愁人才奔赴。
但軍中有精兵,出精兵,那就不簡單了,那不僅是整個體系的優秀,更是有足夠的精兵來源地。
和外行人理解的不同,精兵的成就並不是在軍營和戰場,而是在入營之前就已經是了。
只有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有意識的參與到軍事技能的訓練和使用,然後肉食主食又不缺,才能養成一個精兵的底蘊。
也正是這個原因,歷代中原王朝也只有少部分地區的人口才能成爲帝國的精兵來源地。
農夫可成兵,但要想成爲精兵那就需要在血與火,在大浪淘沙中才能成長出來。所以明明中原王朝在人口上比所有草原、東北勢力的人口加起來都要多,卻常在軍事上弱於對方的原因。
一語道之,那就是古代戰爭很少有技術能將人口優勢轉變爲軍事優勢,唯有進入到了熱武器時代,軍事技術的進步才徹底敉平了人與人之間的鴻溝。
曹軍戰鬥力的確是不弱的,他吸納了大量的青州黃巾、本地遊俠、破亂莊園的武士、琅琊羣峯的盜賊,以及豪強部曲。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喫武藝這份飯的,在長久的軍事戰爭中也歷練出來了,所以曹操賴之可以橫掃偏安的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