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郎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依我看,人雖是天地之靈,但修道一途與其他族類並無太大差別,其中人道修行更爲崎嶇。您方纔也承認了,人乃氣聚而成,須知氣本無質,凝委而成形,形本無情,動用而虧性。形成而性動,去到彌遠,故溺於生死,遷於陰陽,不能自持。”清虛子藉着“人乃氣聚而成”這個論點反將一軍。
國師的意思是,人是天地平和柔順之氣所生,對於修道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存在無法得道的說法。而清虛子卻說,強行將無心無情的天地元氣凝聚成有心有情的人,這本來就不合乎自然。當氣聚而成人時,當人修行人道之時,便會有心有情,然而一旦心中有了“情”之一字,便會沉溺於生死苦海,不能自持,這與天地大道是相違背的。
說白了,清虛子在踩了人道一腳的同時還要宣揚一下太上道。
“有情便不能成道?想必你也知氣的來由,太素之前,不可爲象,待到龐鴻成道幹,天地便分內外、陰陽、動靜二元,育成庶類,也即道實。”國師此時開始以聖者的境界壓制清虛子,所論之道越發艱澀。他將萬事萬物的終極——“道”,比作是植物的枝幹,將由道衍生出來的天地萬物比喻爲“果實”,道實在漫長時間裏生長繁衍,而早在一切未曾產生前就有了其繁衍的秩序。
“所以……?”清虛子境界上與國師隔着千山萬水,他蹙眉問道。
“在道實產生之前,天道便已經形成了秩序,待到一切產生,天地初闢,皆循這種秩序運行。而體現這種秩序的,便是“人之精”,聖人。聖人降世,紀綱經緯,統御世界。你是否覺得人道便是耽於種種性情,行走紅塵之中?非也!”
“將步天路,用定靈軌!人道中的政治得失、兵戈征伐、七情六慾不過小道而已,聖人存在的意義在於把握天道的內涵,深入探究其運行規則。統御,這纔是人之道。我乃人聖,只要我不曾隕落,只要我還在這祭壇之上,那麼人道必興!”
在聖人誕生前,人道確實無法與其他任何一個道統相媲美。
但是鏡離橫空出世了,正如他自己所說,身爲聖人自可“紀綱經緯,統御世界”,如此一來他帶領人道走向大興似乎勢不可擋。
清虛子沉思不語,良久,他將手中完全涼透的茶水一飲而盡,沉聲道:“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