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靜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德松也不客氣,按照門衛指出的防衛找過去,很快就看到了一塊空地上擺放的幾輛獨輪小推車,說是獨輪小推車,但這個小推車和自己以往見過的小推車又截然不同,首先就是個頭明顯的大出了一圈,同時在後面原本應該是用來停放時起到支撐作用的兩個“腿”的位置,被兩個明顯是加重的萬向輪給取代了。
原來如此!
只聽門衛說,張德松的腦子裏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直觀的概念,可在親眼看到了這個東西之後,張德松終於明白這個東西爲什麼會熱銷了:首先,這個東西比建築工地上常規的人力推車大了很多,這麼一來,原本好幾車才能運走的東西,現在一車就能運走了,關鍵是這個東西還是三個輪子在地上走,推車的人還不累,等於原本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幹的活,現在一個人就行了。
對於建築公司來說,原本這個工程需要100個人幹一個月才能幹完,而現在還是一個月,卻只需要50個人就幹了,這節省下來的人工那可就是利潤……雖然實際情況可能沒有這麼大,但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了。
也就等於說,CJ50發動機搖身一變,從消費品變成了可以爲人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這就難怪連門衛都說這個東西非常受建築行業的歡迎了——能不受歡迎麼?
對了,還有山區的那些農民。
張德松當年也是上過山下過鄉的,知道山區的那些農民以及果農是如何勞作的,自己上山下鄉那會兒,化肥很少,農民種地只能靠農家肥,山區的農民只能是挑着農家肥上山,不是不想推獨輪車,是因爲上山的坡太陡了,哪怕前面有個人在幫忙拉車也不行。
一個人一趟只能挑兩桶農家肥,可想而知那個效率,可如果用這種動力推車,原來一天才能幹完的活,這個東西一趟就搞定了,能節省下來多少時間?
張德松很快做出了判斷,這個張啓航,腦子是真好使,這個動力推車,在國內也是絕對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