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松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者的名字不出意料,正是查爾斯·巴貝奇。
眼前這位教授看上去完全就是個普通人,和自己平日裏所見到的那位將整個人裝進蒸汽鐵殼子當中的caster截然不同,不過維克多·弗里斯也做好了這種準備,畢竟,從抑止之輪當中召喚而來的英靈,只不過是當事人漫長人生當中的某個側面。
許多從者都擁有不同職階的適應性,根據所召喚職階的不同,很有可能導致從者的性格也南轅北轍。
童年時期的自己、全盛時期的自己和陷入暮年的自己,明明是同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卻很有可能截然不同。“人類就是這樣複雜又多變的生物”,偶爾閒談的時候,caster先生也會出這樣的感慨。
人類的歷史是曖昧不明的,甚至,有一些從者的精神狀態和相貌,都會因爲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刻板印象”而得到扭曲。
查爾斯·巴貝奇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當中最頂尖的那一批學者,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教職崗位上都頗受歡迎。維克多自己本身求學的時候就讀過對方的著作,在許多與計算機相關的書籍當中,更是常見這位歷史名人的照片,但……
但,大多數人第一次認識他,不會看到那些燦爛的科學成就,也無法體會到那些爲現代技術奠定的基石,他們所能瞭解到的唯一一件事是——他窮盡一生失敗的嘗試。
二十歲時,在一次與友人的討論當中,年輕的巴貝奇突然萌出靈感,想要製作出一種能夠自行代替人力進行計算的機器。他耗費了極大的心力,用十年的時間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差分機。
此後的人生當中,他投身於去製作這種能夠進行精確計算的機器,申請了大量研經費,併爲之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夢境當中的景色快切換,維克多·弗里斯坐在報告廳的座位上,看着講臺上的教授面貌不斷變化——他的面容不再年輕,身邊多了一位名爲阿達·奧古斯塔的幫手,兩人共同奮鬥過一段時間,研究進度卻始終晦澀不明;再後來這位可敬的女士也因病去世,他又一個人在這條孤絕的道路上堅持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