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飯做好了嗎?”
“睡覺吧。”
這樣也好。姑媽姑丈不在家,桔年也許更輕鬆一些。姑媽嘮叨,姑丈的臉色永遠難看,他們湊在一起總是吵架,第二天又一前一後推着水果車出門,好像之前的爭吵並不存在。
唯一讓桔年困擾的是姑媽的大嗓門。姑媽喜歡在鄰居街坊面前,領着桔年,一遍一遍重複着這孩子父母怎麼顧不上她,自己又怎麼幫了弟弟一個大忙,養一個孩子是多麼不容易,言下之意,自己兩口子是多麼的厚道。非得街坊們都說:“老劉他家的,你們真是好人,這孩子遇到你們是享了福。”姑媽才肯滿意地結束。
住附近的大嬸們總喜歡問,“桔年,長大了會不會報答姑媽?”
迫於“民意”,桔年得一次次地回答:“會的,我長大後要報答姑媽和姑丈。”
她感激姑媽一家,但是說這些讓她難爲情。
爸爸給的生活費都在姑媽那兒,桔年是一分錢都沒有的。她在長身體的時候,衣服很快就不合身了,每當她拽着短短的衣角,迫不得已地告訴姑媽,姑媽也會給她買新衣裳。但衣裳買回來之後,姑媽又會週而復始地在大家面前說:“這孩子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可我也不能苦了她啊,衣服總要穿吧,誰叫我只有一個弟弟呢?”
姑媽的嘴就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擴音器。音量大,內容豐富。什麼都可以成爲她的談資。
“我們家桔年啊,小時候營養跟不上,小學快畢業了,身板跟7、8歲似的。別人家的女孩子這個年紀‘那個’都來了,我們家這個,還沒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