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滿分 (第3/5頁)
林四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別來兩度見花落,相憶三春獨自歸。今日送君何處去,漫天風雨溼征衣……詩句不錯,但前半句在寫離人,後半句又變成送君了,有點牽強,給個八分吧。”
“今天分別明天見,明天不見後天見,後天不見也得見,低頭不見抬頭見。這種水平的人也能進決賽?”吳仁愛今年第一次參加七夕詩會,顯然不知道這比賽的歷來習俗。
另一位來過很多次的評委給他解釋道:“預賽題目的提前公佈的,很多人都靠買來的詩過了選拔,一到決賽就露餡了,往年也很常見。按照規則,每名選手是可以帶一人隨行的,也是爲了讓作品別那麼難看,可能有的人價錢沒談攏,沒請到‘軍師’……”
“那爲什麼預賽不改成現場出題?”
“吳學究有所不知,這預賽其實也是一種創收的手段,都現場出題,不光那些賣詩的才子沒了收入,來報名參賽的人也會減少大半。”蘇垣的表情有些慚愧,“要不是上面說要適可而止,三場預賽我都嫌少……”
吳仁愛這才明白,七夕詩會本身就是官商之間的合作,得利的不僅是春閨院,更還有整個安寧縣,因爲這已經成了安寧縣每年固定的旅遊景點,是縣城的招牌。吳學究不由感嘆,自己果然不擅長爲官經商之道,不然也不會在國子監當了一輩子閒職。
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第一輪的比賽結果出爐。《贈朱兄》以五十分排名第一,《贈陳容》以四十六分緊隨其後,後面八首詩的最低分也有三十五分。其實這些詩本來分數能更高,可惜他們寫得太慢了,陳容的詩排在第一個位置,所有評委看完這首詩以後,再看其他的詩自然是味同嚼蠟,很難再給出滿分了。
前十名的作者也逐一揭曉,除了陳容和朱彪,賽前奪魁呼聲很高的蘇文才和崔無名分列第三、四名,剩下六個人也是比較有名的才子。陳容賣詩那天認識的寧夜,今天也來了,不過他沒能進入前十,第一輪便被淘汰了。
江南盛產才子佳人,但其實才女也有不少。只是七夕詩會的性質略有不同,舉辦地是青樓,詩魁的獎勵又是花魁,所以形成了沒有女子參加的慣例。有些窮苦人家讀過一點書的女子,可能會爲了獎金來試一試,但歷年來從沒有女子進過決賽,今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