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小到大, 何默默其實是個極爲有求知慾的孩子,初中物理和化學課本、甚至是課外讀物上的的趣味實驗和有趣的自然現象, 只要條件允許,她都會做做試試或者驗證一下,她想過爲什麼蘋果是甜的, 梨子是酸的,想過爲什麼雪會剔透,而霧卻遮住人的眼睛, 她想過十萬個爲什麼,她長久地渴望知道世間的一切原理,可她沒想過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姥姥,自己的同學。
她沉迷於實驗室裏的顯微鏡,心心念念天文博物館裏的望遠鏡,可她沒有用自己的眼睛去平視過自己的身邊。
“我明白爲什麼語文老師會那麼說了。”
“啊?”
時新月抬起頭,不知道爲什麼阿姨會突然說了一句沒頭沒尾的話。
“老師說你的作文總是寫生活中很細節的東西,情緒都是真實又細膩的,我……何默默在這方面確實差得很遠。”
“啊?不……沒、沒有。”
“明明就是有。”何默默語氣裏沒有情緒,長久的生活的痛楚,在這個和自己同齡的女孩兒心裏成了詩與酒覆蓋着生活的酸苦,與她們參加而過的這些同學不知道,自己坐在她的身邊也不知道,“你太了不起了。我今天花了五十七分鐘的時間來思考,如果我是你,我會怎麼樣……我做不到你現在這樣,不,應該說,現在的‘我’絕對不會存在,如果把你的遭遇創建成一個模型,最後能導向你這個結果的概率極低,更多的情況下是……糟糕的多情況,而我一定是更糟的那種……”
五十七分鐘就是她今天考試時候寫的作文,與其說是作文,不如說是檢討。
老師居然還認爲自己能帶動時新月的學習積極性?她這個總是會自怨自艾被媽媽庇護長大的孩子,怎麼可能擁有比時新月更積極的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