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哪怕是以鄭玄的地位也抵擋不住這種誘惑,不過他倒是不在意,互相利用罷了,這名聲秦瀾自己還真扛不起來,交給鄭玄總好過被人搶奪,算是一次利益交換。
五月初三,鄭玄、孔融帶着三十位弟子,五十兵丁坐着馬車浩浩蕩蕩的上路了。
之所以在北海耽擱了一個月是因爲他們需要確定曬鹽法的可行性,秦瀾倒是沒有藏私,將他知道的所有步驟都說了出來。
蓄海水、曬鹽泥、收沙、過濾、曬鹽、收鹽等幾道工序,都很簡單,只不過一般人想不到而已。
一畝鹽田短短一個月,他們就收穫了接近三萬斤食鹽,平均每天一千斤,這是一種什麼產量簡直駭人聽聞!
相比較現在的煮鹽,曬鹽的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成色還隱隱的更好一些。
不過秦瀾也說了,取水的時候最好是在漲潮的時候取,或者開船去遠離海岸的海里取水,這樣可以保證海鹽濃度。
其實還有一道程序,就是加入熟石灰過濾,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的侷限性,秦瀾也沒有多說,那種好鹽還是留着自己以後當家了再弄!
從高密到雒陽足有一千多里地自然不會直接坐馬車去,隊伍先是北上千乘,在秦瀾家中休息一日之後乘坐帆船逆流而上。
東漢在水利專家王景的治理下,採取“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的方法,從而保證黃河下游與江淮一帶的航運穩定,所以從水路過去是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