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八年,三公聚,平鄭亂。”
——《昭史·卷三》
從前有一座無名的荒山。
山上本只有一棵樹、一條蟒、一隻猴。
後來,又來了一個穿着麻衣的少年,自號奚。
猴子喜人,跟着少年討生活。一日,酒癮發作,偷了少年的玉佩,去山下的集市換了一罐桃兒酒。
桃兒酒醇美,喫得猴子毛孔都舒坦了。它本有百年便可飛昇,本也勤奮修行,此一時,觀星河燦爛,天地廣闊,覺得做人也有幾分趣味。猴兒吹一吹毛髮,揮一揮手臂,搖身變成了黑髮翠袍的絕色少年,含笑仰躺山間。
麻衣少年有一隻紅色的箱子,箱子裏皆是古籍珍寶,是他父親在他臨行之前所贈。少年丟了玉佩,似丟了魂魄,用箱中珍寶急匆匆地去當鋪換回了玉佩。
玉佩有瑕疵,猴兒不屑一顧,認爲少年小題大做。它生性頑劣,一時性起,又從少年腰間順走玉佩,放在手心眯眼看了會兒,玉中竟有個黃衣少女,笑意盈盈。它揉揉眼,少女也學他,揉揉眼。它做鬼臉,少女也做。猴兒如獲至寶,興致匆匆地去尋麻衣少年。
少年因它三番兩次偷玉佩十分着惱,便不怎麼搭理他。那玉石中少女見少年生氣,便也轉過身,背對猴兒,不再陪它玩耍。猴兒傻眼了,它本是天地養大的頑童,幾時顧慮過旁人的感受?可是,此時心頭牽掛着玉佩裏的小女孩兒,不停地向少年作揖討饒,讓(花。霏。雪。整。理)人好氣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