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進總決賽 (第1/8頁)
菌行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寺岡隼人和伊利亞出世前的那一屆世青賽的冠軍叫大衛,他的最高難度配置,就是在短節目和自由滑中各上一個3A。
而且他僅僅在大獎賽總決賽、世青賽這兩項重要賽事裏完成了這個配置,在分站賽、國內賽的時候失誤率並不低,不過這和大衛的身高偏高,身材沒那麼適合男單也有關係,若不是這位選手出身花滑並不發達的比利時,以他的身高,其實去練雙人滑或冰舞會更合適。
在寺岡隼人和伊利亞進入青年組後,青年組的自由滑最高難度配置就成了在自由滑裏上兩個3A,一個是3A的單跳,一個是3A+2T。
張珏的升級版《夏》出場後,這個最高難度配置則被他刷成了3A、3A+3T。
正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強,尤其是競技運動的技術發展,永遠都是越來越難的。
張珏本身擅長連跳,加上教練訓練得當,他自己的身體控制能力又強,有時候第一跳落得不穩定也沒關係,他可以強行在後面接一個3T,用鹿教練的話說就是“這小子的3T已經可以隨便接了”。
如果什麼時候張珏可以修煉到3lo都隨便接的話,他就真的在連跳這一塊兒超神了。
要說《夏》這個節目,其實從編排來看,真的沒有什麼內涵,就是衝着炫技去的,每個技術動作,比如跳躍和旋轉都是卡着音樂的點,看起來有點燃,但經不起深究,之所以表演分還不錯,主要是演繹的運動員給力。
張珏的演繹,讓這個節目多出了一份夏季特有的沉悶和灼熱,以及含蓄內斂的情緒爆發,這也是弗蘭斯看到張珏的短節目時眼睛一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