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多本地的官宦世家都遭到了洗劫,親族子弟也有折損,後來溝通的時候,都婆國那邊遞過來話,說他們只是爲了找回祖先之物,才跑到建京附近轉悠了一圈,所有的戰鬥都是不得已而爲之,但大夏這邊的說法,卻表示戰火都是對方主動引起,他們是被迫防禦。
都婆國自然不認,說那些胡作非爲的都是中原武人,只是大夏這邊不願承擔責任,纔拿他們當替罪羊。
兩邊各執一詞,同時指證對方說謊,不過都婆國當年乃是悄然潛入,所以這次衝突也就不曾被公開,加上衝突又侷限在建京之內,發成跟結束都一樣得迅速,竟然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
當日真相如何,至今依舊衆說紛紜,不過在此事之後,許多正道門派終於意識到了,倘若建京一直缺乏足夠的力量守衛,會是一件多麼可怕之事。
隨便一羣武功不錯的人,都能跑到都城中燒殺搶掠一番,他們可以混入百姓之中,讓本地守衛難以盡情反擊,也是在此事時候,護國寺加強了跟皇城的聯絡,天下閣也開始不斷擴張勢力。
在北陵侯敘述的同時,那些茶館中的人也在嘀咕抱怨,說近年來還好些,他們父母輩年輕時候,常聽說有外面的人捉了普通人家的小孩子去,瞧一瞧骨骼經絡生得如何,資質尋常的就賣做奴婢,資質出色的則收歸門下,充當徒弟使喚。
當然這都是普通江湖人的做派,像那些名門大派,不必如此費事,瞧上了誰,直接讓家裏人把小孩子送去就是,比如北陵侯檀無欒。
孟瑾棠聽出來了,建京本地居民,對江湖中人委實沒什麼好感。
檀無欒聽到這裏,微微搖頭:"師父並不曾使喚我,也沒有威逼旁人將孩子交給他作徒弟。"
孟瑾棠一本正經:"魚叟前輩人品高潔,行事光風霽月,二位師慈徒孝,這些外間傳言麼,自然不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