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janRW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樂意之至。”
“這輛車,名叫法拉利250GTSWBBerlinettaCompetizione,意大利語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小型沙龍競賽車型。從這個名字你也可以看出它的原始用途,1960年開始,250GTSWB第一個完整的競賽季,它便在布蘭茲-哈奇、古德伍德、勒芒、蒙扎和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大放異彩,爲法拉利贏下一座又一座優雅雋永的冠軍獎盃。”
“爲什麼說是優雅雋永?因爲在法拉利的250GT之前,那些登上過1950年代賽道的競速車們幾乎完全沒有舒適性可言,不管是1952年的KurtisKraft4000,還是1954年的瑪莎拉蒂A6,抑或是1953年的捷豹C型Roadster,盡皆如此。”
“這些製造商們曾經是如此狂熱地追求極致速度,以至於忘記了還需要由正常人類來駕駛車輛。如果一個不適應古典競速車的人握住這些車的方向盤,踩下油門,不出五分鐘,他的手臂就會因爲支撐不住劇烈的晃動而脫臼。”
“1951年,現代汽車工業兩位偉大的人物,恩佐-法拉利,以及巴蒂斯塔-‘賓尼’-法利納在托爾託納的一家小餐館裏初次會面,這座城市正好在都靈與摩德納之間,因爲兩個驕傲的靈魂都不願意去對方的總部作客。”
“雖然初次見面有些尷尬生澀,但天賦異稟之人總是惺惺相惜,很快他們便建立起了一個牢不可破的鋼鐵聯盟。從那時開始,賓尼法利納操刀設計了法拉利數十年來的大多數車型,250GT就是他最爲得意,也是對現代跑車影響最大的作品。”
“賓尼法利納首次將駕駛的舒適性,以及對駕駛者的人文關懷,融入到了競速賽車的設計中。就像你現在所看到的那樣,它變得更多樣化,不管是出現在勒芒的大獎賽現場,還是新英格蘭的田間小道,都不會顯得突兀。”
艾瑞卡指着車窗裏的內飾,說道。
“13英寸直徑的方向盤由三個做工極爲精細的銀色金屬面板支撐起來,環繞一圈的輪盤由淺色意大利納迪木打造而成,最中央的鍍鉻標誌板光潔如新,拱衛着法拉利的Logo。米色的內飾採用整個亞平寧半島最好的佛羅倫薩小牛皮,耗費300個工時手工縫製。”
“從座椅的傾斜角、駕駛的視野,甚至操縱桿的長度來說,都符合當時最先進的人體工程學技術。毫不誇張的說,賓尼法利納真的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