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鴉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排完先鋒兵馬,趙雲又命馬超爲第二部兵馬統帥,劉封爲隨軍參贊,領十萬大軍隨後開拔猇亭,自己則親率中軍在後面安排俘虜!
行軍路上,劉封看着手裏簡略的地圖,猇亭和夷道是進入西川的水陸兩處要害之地,這裏進可攻、退可守,從陸路過了猇亭,便走出了狹長的蜿蜒峽谷,再往前就是一馬平川的荊州地界。
歷史上劉備東進,陸遜採取主動後撤,誘敵深入,集中兵力,相機破敵的方略,退至夷陵一帶,把數百里峽谷山地讓給劉備,以使蜀軍戰線伸長,最終出現了火燒連營八百里的夷陵之戰。
十萬兵馬行走在狹長的蜀道之中,一邊是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另一邊則是滾滾江水,濤聲震耳,望着這樣的地形,劉封也忍不住感慨,劉備當年在這裏安營,連營八百里,實在是無奈之舉。
因爲地形限制,不連營更本無法駐紮這麼多的兵馬,劉備當初也是無奈之舉,只可惜他碰到的對手是更會利用戰局的陸遜,讓這個後輩一戰成名。
兵馬來到宜都,忽然有一千多人擋住去路,這些人都是秭歸當地的土人,先前吳軍佔據荊州,陸遜爲了截斷關羽回益州的道路,搶先一步佔據秭歸,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
只可惜這些民間力量根本不是吳兵的對手,最終大敗逃走,關羽繼續任用文布、鄧凱爲將,但文布被陸遜誘降,此時關羽已經戰敗,鄧凱無奈之下率領殘部退入深山躲藏。
這次聽到蜀軍捲土重來,便一直打探消息,終於等到馬超率領的大軍來到宜都,便率衆來投靠,鄧凱也是秭歸一帶有影響力的頭號人物,劉封嘉獎他的忠臣和英勇,讓他繼續聯絡秭歸百姓,安撫民心。
天黑時分,關平派人來送信,已經順利拿下猇亭,韓當前腳才逃到猇亭,還來不及療傷,就被關平後腳趕到,士兵毫無士氣,直接棄城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