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鴉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衆魏臣聽劉封願意將張頜等俘虜放回,對劉封的好感也增加了不少,有些身份地位的都上前敬酒,畢竟這樣的會盟很可能僅此一次了,不借機漏漏臉,以後就沒機會了。
酒酣之時,曹叡突然大聲說道:“久聞燕王文采過人,常有驚人之句,幸得今日相見,燕王何不賦詩一首?”
劉封心中瞭然,終於等到露臉的時候,外表卻依然八風不動,欠身道:“陛下文采斐然,二祖皆爲當代文壇泰斗,我怎敢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曹叡擺擺手,笑道:“朕雖處深宮之中,但對燕王之文也有所耳聞,只可惜緣吝一見,既然今日能夠相會,還請燕王賜教一二。”
劉封心裏清楚,這曹叡的文采也很出衆,對這方面自然有所期待,他剽竊的許多詩詞都被諸葛果譜成音律,在成都傳唱,漸漸自然就流傳出去,尤其三年前荊州一行,在臥龍崗賦詩一首,也讓他在士林中有了一席之地。
看看時機成熟,再做推辭會讓曹叡臉上不好看,畢竟人家也是堂堂一代帝王,兩次請他,已經給足了面子。
“唉,俗話說得好: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劉封微微搖頭,假裝無奈地放下酒杯,起身抱拳道:“既然陛下邀請,吾敢不從命?”
劉封一句俗話,卻讓曹叡心驚不已,這看似很平實的一句話,卻蘊藏十分深刻的道理,比之先賢傳道,不遑多讓,不禁有些羨慕民間生活了,該是多麼豐富多彩?
劉封不知他們心中所想,先爲自己作好鋪墊:“本王聽聞倭寇入侵,憤慨外族入侵,今日便詞一首,以抒胸臆,歌以詠志,不過此詞乃是民間之調,恐怕不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