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598年,鄭國與楚國在辰陵結盟,但鄭國反覆無常,不久又與晉國修好。鄭國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惹惱了楚國。次年春天,楚莊王派大軍圍攻鄭國都城,鄭國向晉國求救,但晉國援軍遲遲未至。鄭國堅守三個月後最終被楚國攻破,鄭襄公投降並與楚國互換人質,簽署盟約,表明將忠於楚國。
鄭國投降的消息傳來時,晉國纔派出援軍,行至黃河邊才得知鄭國已降楚。晉軍主將荀林父剛上任不久,軍中威望不高,副將先縠等人竟違背主將命令,擅自率軍渡過黃河。荀林父無奈之下,只好帶領晉軍匆忙渡河。
當時,楚莊王駐紮在邲地,儘管瞭解到晉軍已渡過黃河,但仍嘗試尋求和平解決。晉軍渡河後駐紮在敖、鎬一帶,內部主戰與主和的意見僵持不下。荀林父派出使者與楚國議和,然而派出的使者皆爲主戰派,他們違背命令主動挑起戰端。
晉軍實際上並未做好戰鬥準備,兩軍交戰後,楚國大軍蜂擁而至,荀林父頓時驚慌失措,下令撤退,並許諾先渡過黃河者有賞。晉軍頓時陷入混亂,爭相湧向渡船,場面失控,甚至出現了士兵爲搶先上船而砍斷攀附船舷同伴手臂的情況。晉軍中的上軍較爲審慎,預先設下了伏兵,使得上軍得以全身而退,損失相對較輕。至黃昏時分,晉軍已潰敗不堪。楚莊王考慮到不宜趕盡殺絕,沒有乘勝追擊晉軍。這就是晉楚在城濮大戰後的第二次大戰——邲之戰。
邲之戰充分展示了楚國當時政治穩定、舉國同心、國力強盛的一面,自此,晉國不敢再輕易與楚國抗衡,楚國終於實現了稱霸中原的夢想。
楚莊王稱霸中原,不僅提升了楚國的國際威望,也促使楚國深入融入中原文化,對華夏的統一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後世對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喜歡中國歷史故事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