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革,催生了衆多學術流派,各學派紛紛着書立說,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景象。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傳播仁愛禮義之道,老子開創了道家學派,倡導自然無爲的哲學思想。同時,墨子,原名翟,這位出身低微的平民哲人,以其獨特經歷和深刻洞察,建立了墨家學派。
墨子並非貴族後代,而是宋國沒落公族之後,自稱爲“鄙人”,寓意平民身份。早年他周遊列國,遍訪名師,曾拜儒家門下研習《詩》、《書》、《春秋》等經典,但在深入理解儒家學說後,墨子認爲其過於注重形式且缺乏實際意義,因此逐漸與儒家分道揚鑣,創立了自己的墨家學說,成爲史上唯一一位出自底層卻影響深遠的哲學家。
墨子學說的核心理念是“兼愛非攻”,主張世間人人應當平等相待,如同對待自己一樣關愛他人,打破血緣與階層的界限,實現無差別的普遍關愛。基於此,衍生出一系列主張,包括反對侵略戰爭、倡導自衛原則,強調節約資源、反對鋪張浪費,批評儒家過分講究禮樂儀式,主張節制喪葬,以及堅持用人唯賢,反對世襲特權。
爲了推廣自己的思想,墨子廣泛招募門徒,建立起了頗具規模的墨家學派。學派成員大多來自社會底層,他們身穿粗布短衣,腳踏草鞋,勤於勞作,刻苦自律。學派內部有着嚴謹的組織結構和鐵一般的紀律,領導者被稱爲“鉅子”,所有墨者均須嚴格遵循鉅子的命令,即便面臨生死考驗,也毫不退縮。
墨子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工藝技術專家,擅長城防建築與守城戰術。秉持非攻原則,他積極組織弟子參與抵抗侵略戰爭,維護和平。有一例着名的事蹟是,公元前488年前後,楚惠王勵精圖治,恢復國力後意圖通過使用魯班精心設計製造的雲梯攻打宋國以爭奪中原霸權。得知此事後,墨子長途跋涉,趕往楚國,並事先派遣弟子禽滑釐等人指導宋國進行防禦準備工作。
墨子首先說服了魯班,指出攻打無辜的宋國違背仁義道德,但魯班礙於對楚王的承諾無法立刻改變立場。墨子進而面見楚惠王,生動比喻說明楚國攻打宋國就如同捨棄豪華馬車去奪取破舊車輛,不合邏輯。楚惠王雖然對墨子的說辭有所觸動,但仍然傾向於憑藉強大的雲梯進行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