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起,這位來自戰國初期衛國的着名軍事戰略家,與赫赫有名的“兵聖”孫子齊名,世人並稱其爲“孫吳”。儘管吳起在戰術佈局與實戰指揮方面展現出足以媲美孫武的卓越才華,然而,因其行事風格中的急功近利以及在道德品質方面的爭議,其整體聲望終究未能超越孫武。
年輕時,吳起家境殷實,但他並不滿足於安穩度日,懷揣着宏圖壯志,耗費鉅額家財四方遊走,尋求仕途出路。然而,他的雄心壯志並未得到鄉人的理解和支持,反招致嘲諷,忍無可忍的吳起竟然憤而殺死了數十位譏笑他的人,隨後逃出衛國,踏上未知的旅程。在與母親訣別之際,他誓言若不能位居高位,便永不回返衛國。
隨後,吳起拜入孔門弟子曾申門下研習儒家學問,然而因母喪而不歸,違背了儒家孝道,導致曾申與其斷絕師生關係。此後,吳起伏遊列國,潛心鑽研兵法,最終輾轉來到了魯國,受到魯君的信任。
公元前412年,齊國大軍壓境,威脅魯國。魯君有意任命吳起爲領軍將領,但由於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君對他是否忠誠有所顧慮。急於證明自己並對成功有着極度渴望的吳起,做出了令人瞠目的決定——他爲了獲得領軍資格,不惜親手結束了妻子的生命,以此展示自己與齊國毫無瓜葛,史稱“殺妻求將”。
取得魯君信任後,吳起被正式任命爲將軍,帶領魯軍迎戰齊軍。在軍中,吳起嚴於律己,寬以待下,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深得部屬愛戴與擁戴。在對陣齊軍時,吳起巧施計策,先示敵以弱,營造魯軍不堪一擊的假象,暗中佈置老弱兵力迷惑對方。齊軍果然上當,放鬆警惕,認爲魯軍不足爲慮。就在敵人鬆懈之際,吳起指揮精銳部隊雷霆出擊,一舉擊潰措手不及的齊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儘管此次戰役讓吳起贏得了魯君的高度讚賞,但他的行爲和過往引發了魯國朝臣的不滿和非議。他們抓住吳起殺妻一事,指責其人性扭曲、冷酷無情,擔憂其貪婪權勢的性格可能引火燒身,危及魯國的安寧。魯君在聽取多方意見後,也開始對吳起產生疑慮,最終雖未直接驅逐,卻逐漸疏遠了他。
吳起察覺到魯國已難以久留,聽聞魏國有魏文侯這樣的英明君主,便轉向魏國,憑藉自身出色的軍事才能說服魏文侯啓用他。魏文侯在徵詢大臣李悝的意見時,李悝雖然批評吳起貪慕虛名且個人品德上有瑕疵,但對其軍事才能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其用兵之道甚至超過古代名將司馬穰苴。鑑於當時魏國正面臨與秦國的衝突,魏文侯最終決定任用吳起爲將,率軍抗擊秦軍。
吳起作爲主將,具有極高的親民作風,他與底層士兵同喫同住,生活條件並無差別,夜晚不鋪墊褥,行軍時不坐車騎馬,甚至還親自揹負糧食,與士兵們共享艱苦。有一次,他甚至親自爲患病士兵吸吮毒瘡,此舉感動了許多人。當一名士兵的母親得知此事,她痛哭失聲。旁人疑惑不解,她解釋道:“我並非傷心吳起對我兒子的關懷,而是想起吳起也曾爲我丈夫做過同樣的事,這使得他捨生忘死,英勇戰鬥直至捐軀。如今吳起同樣對待我的兒子,我知道他也將誓死效忠,因此我預見到他會像他父親一樣戰死疆場,所以纔會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