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藺相如瞭解廉頗的不滿後,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內部紛爭,每次上朝都聲稱身體不適,儘量避開與廉頗的直接衝突,並教育下屬在遇到廉頗時要謙遜禮讓。即使在路上偶遇廉頗,他也選擇繞路避開,以免產生摩擦。部下不解,認爲藺相如過於軟弱。然而藺相如耐心解釋道,他並非害怕廉頗,而是深知趙國的安危在於廉頗和他自身一文一武的配合,就如同趙國的兩條臂膀。如果兩人因私怨而內耗,趙國就會失去平衡,秦國便會趁虛而入。相較於個人恩怨,國家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
廉頗在得知藺相如的肺腑之言後,深受觸動,頓感慚愧萬分。他親自前往藺相如府邸,袒露上身,揹負荊條,懇請藺相如懲罰自己的魯莽與狹隘。藺相如深深理解廉頗的誠意,及時接納了廉頗的道歉,兩人由此盡釋前嫌,結爲刎頸之交,一同致力於趙國的振興與發展。
此後,廉頗與藺相如的和睦相處,極大地增強了趙國內部文武百官的團結,趙國也因此越發強盛,一度成爲列國間的屏障,有效阻止了秦軍長達十多年的侵犯,爲趙國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發展時期。這段廉頗與藺相如“將相和”的佳話,也成爲歷史上文臣武將合作的典範,流傳千古。
喜歡中國歷史故事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