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范雎,這位戰國時期的魏國人,胸懷壯志,期望在魏國實現一番偉業,因而成爲中大夫須賈府上的門客。一次,須賈受魏王委派出使齊國時,范雎一同前往。憑藉其出色的辯才,范雎在齊國深受齊王器重,並獲贈豐厚禮品,甚至被邀請留在齊國擔任客卿。然而,范雎並未接受這一邀請,選擇回到魏國。
未曾料想,回國後的范雎非但未受到須賈的讚揚與重用,反而遭到須賈惡意誣陷,聲稱范雎收受齊國賄賂,背叛魏國。爲此,魏國相國魏齊將范雎囚禁並施以酷刑,范雎唯有裝死才得以逃脫。
逃離險境後,范雎爲了躲避追捕,改名爲張祿,並安排家人舉辦葬禮,以讓魏齊等人確信他已經死亡。經過半年的時間,秦國使者王稽來到魏國,范雎通過朋友介紹得以與王稽會面。二人交談甚歡,王稽對范雎的才華極爲欣賞,便將其帶至秦國,並設法引薦給秦昭王。
彼時,秦國的朝政實則由昭王的母親宣太后及舅父穰侯把控。公元前270年,穰侯欲擴張領地,計劃跨越韓國和魏國攻打齊國,范雎看到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他致信秦昭王,表示有重大策略要當面陳述。
秦昭王急於尋求賢才,親自用車駕將范雎接入宮中,並多次懇請之下,范雎才點破秦國內部的問題:“秦人只知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此言觸動秦昭王心絃,使得昭王視范雎爲可信賴的親信。取得信任後,范雎提出了他的戰略構想:
“秦國坐擁北有甘泉、谷口,南臨涇水、渭水,西南方有隴山、蜀地,東方則有崤山、函谷關等優越地理條件,且擁有強大的兵力,按理應能輕易制伏諸國,但爲何至今仍無法向東推進一步?如今您計劃穿越韓國和魏國去攻打強大的齊國,這種做法並不明智。兵力過少不足以撼動齊國,過多則削弱國內防守力量。即使意圖藉助韓魏兩國之力,但其忠誠度難以保證。當年齊國雖曾戰勝楚國,卻未能佔得一寸土地,反倒是因勞師遠征導致國內疲憊,鄰國趁機聯合反擊,最終齊國敗退,土地盡失,淪爲笑柄。原因在於,齊國攻打楚國的成果實際被緊鄰楚國的韓國和魏國所獲,這無異於借刀殺人,養虎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