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戰國末期,秦國遵循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戰略方針,首先向韓國發起了攻擊。秦軍攻破韓國重鎮野王,並對上黨地區形成了圍困之勢。面對壓力,韓王爲求自保,決定割讓上黨給秦國。然而,上黨郡守馮亭對此決議不滿,不願投降秦國,轉而決定將上黨獻給趙國。趙王欣然接受了這一饋贈,並派遣名將廉頗率軍入駐長平,以防秦軍進犯。
秦王嬴政對此極爲不滿,遂命大將王齕率軍進攻趙國駐守的長平。秦軍多次挑起戰事,但趙軍憑藉有利地形,堅守陣地,拒絕出戰,雙方陷入長達三年的拉鋸戰。長期的戰事不僅耗盡了兩國國庫,也使得兩國百姓疲憊不堪,生活困苦。趙國甚至因糧食短缺向齊國求助,卻遭到了齊國的冷漠對待。
秦國深知外交與間諜戰的重要性,當趙國派出使者尋求議和之際,秦國特意高調接待,以此誤導其他國家認爲秦趙已達成和解,孤立趙國,使其無法與其他國家結盟。同時,秦國還祕密派遣人員潛入趙國都城邯鄲,收買趙王身邊的官員,散佈謠言稱廉頗按兵不動實則是意圖投降秦國,而秦軍真正懼怕的是趙國的趙括。
秦國通過這種手段成功促使趙王對廉頗產生懷疑。儘管廉頗的戰略是利用地理優勢持久消耗秦軍力量,待秦軍士氣衰竭後再進行反擊,但趙王急於求勝,多次催促廉頗出戰未果後,最終聽信謠言,用趙括替代了廉頗的統帥地位。
趙括接手指揮權後,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戰術,使得趙軍內部人心浮動。他主張主動出擊,期望能迅速擊敗秦軍。然而,秦軍得知趙括成爲主帥的消息後,立即調整戰略,不僅增派兵力,更是將名將白起替換爲前線總指揮,並嚴格保密此消息。
白起作爲秦國赫赫有名的武安君,戰績顯赫,從未嘗過敗績。他的戰鬥風格不僅僅是佔領土地,更是力求徹底消滅敵軍。當趙括帶領趙軍主力發動大規模進攻時,白起巧妙佈局,佯裝敗退,誘敵深入至預設的包圍圈——長壁。待趙軍全部進入包圍圈後,白起預先部署的2.5萬秦軍迅速切斷趙軍退路,形成包圍態勢,同時阻止趙軍後方的援軍前來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