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嬴政首先選擇了實力最爲弱小的韓國作爲兼併的對象,派遣內史騰率軍奇襲韓國,輕易攻克了韓國首都鄭城(今河南新鄭),韓王安無力抵抗,只得投降,韓國就此滅亡。秦始皇在韓國故地設置了潁川郡,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
次年,趁趙國遭遇嚴重旱災之際,秦始皇果斷髮兵,南北兩路夾擊趙國。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趙國首都邯鄲,趙國滅亡,趙王被俘,公子嘉則逃至代城(今河北蔚縣東北部),在那裏集結殘部自立爲代王,伺機反擊。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因荊軻刺秦之事對燕國懷恨在心,遂派大將軍王翦領兵伐燕,燕太子丹率軍迎戰,然而燕軍力量懸殊,很快潰敗,燕王喜與太子丹逃至遼東避難,燕王喜甚至爲了平息秦王怒火而犧牲太子丹。
此時,韓國已被徹底納入秦國版圖,趙國僅剩代城一帶,燕國也只能苟延殘喘於遼東。秦始皇決定暫緩對趙、燕兩國的攻勢,轉而集中力量攻打南方的魏國和楚國。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指派王翦之子王賁領軍出擊,首先穩定楚國北部疆域,隨後對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發起猛攻。大梁城牆堅固,難以攻克,王賁想出妙計,開鑿溝渠引黃河水灌城,經過三個月的浸泡,城牆根基受損垮塌,秦軍趁勢攻入,魏王假被迫投降。
同時,秦始皇又派李信率二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初期進展順利,但李信過於輕敵,遭楚將項燕反擊而敗退。秦始皇勃然大怒,重新啓用老將王翦,命其率領六十萬大軍徹底征服楚國。王翦採取穩紮穩打的戰略,在天中山(今河南商水西北)駐紮一年,以逸待勞,待楚軍戒備鬆弛時發動猛攻,最終在蘄城大敗楚軍,並乘勝渡過淮河,直逼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