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晁錯死後,漢景帝下令七國諸侯軍隊停止叛亂,然而吳王劉濞不僅不予理會,反而公然宣佈自己要稱帝,無視景帝的權威。袁盎受命帶着詔書前去勸降劉濞,劉濞不僅自稱爲帝,蔑視景帝的詔令,還將袁盎扣押在軍中,意圖殺害。袁盎察覺不妙,在黑夜中成功逃脫,迅速趕回長安,將劉濞的言行如實稟報景帝。景帝這時才醒悟,原來劉濞蓄謀已久,晁錯的死並不能平息叛亂,當務之急是儘快平定叛亂。
就在這時,前線與諸侯軍隊交戰的校尉鄧公返回長安彙報戰況,景帝焦急詢問戰局,鄧公坦言:“吳王的反叛之心由來已久,削藩與否只是其藉口,他早有謀反之實。晁錯提出的削藩實則是爲了鞏固朝廷權力,防範諸侯坐大,然而晁錯被殺,恐怕會讓天下忠貞之士心寒,不敢再進諫直言。”景帝聽後深感懊悔,面對當前局勢,他想起了漢文帝臨終前的囑託,於是決定啓用周亞夫,封其爲太尉,負責平定叛亂。
公元前154年,太尉周亞夫率領軍隊與吳、楚聯軍正面交鋒,同時驪寄領兵攻打趙軍,欒布率軍對抗齊軍,而大將軍竇嬰則駐紮在滎陽,密切關注齊、趙兩軍動態,隨時準備支援。竇嬰最初還想推辭重任,但在景帝以國家安危爲由的強烈要求下,最終接受了大將軍的職位。
周亞夫出兵後,根據情報判斷吳楚聯軍正猛烈攻打梁國,他向景帝提出了戰術策略:“吳楚聯軍攻擊力強勁,如果我們直接迎戰,將會造成重大損失。不如利用梁國作爲誘餌,先切斷吳楚聯軍的糧道,待其兵力消耗後再進行決戰。”景帝認可了這一方案。
周亞夫率軍前往戰場途中,採納了一位謀士的建議,繞道藍田,避開敵軍可能設置的伏兵,經武關至雒陽,果真發現了敵軍在此設下的埋伏。與此同時,梁國遭受重圍,梁王急切請求周亞夫救援。周亞夫表面上答應支援,實則並未立即馳援,而是選擇在遠處觀望。梁王多次催促無效,只得向景帝求救,景帝也下令周亞夫出擊,但周亞夫依舊按兵不動,僅組織部隊劫掠了敵軍糧草,並俘虜了運糧部隊。周亞夫的這一舉動讓部下士兵感到困惑,甚至有人誤以爲他在幫助叛軍,軍心一度出現了動搖。但周亞夫並未作出解釋,任由士兵自行揣測。
吳王劉濞發現糧草被截,軍中糧草供應告急,士兵逐漸喪失戰鬥力。劉濞焦慮之下,決定趁夜派出一支突擊隊襲擊周亞夫軍營,試圖製造混亂。當晚,周亞夫穩坐營帳,對外面的騷亂不聞不問,任憑士兵在營地內奔跑呼喊。他此舉旨在讓諸侯軍誤以爲己方軍紀渙散,易於對付,從而引發他們的輕敵心理,暴露破綻。果不其然,短暫的混亂過後,敵軍偵察兵撤退,劉濞在得知周亞夫軍營的情況後,自信滿滿地宣佈次日發起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