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就是與《子虛賦》齊名的《上林賦》,兩者內容緊密相連,《上林賦》更是在《子虛賦》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敘述,辭藻更爲華美。在這兩篇賦中,司馬相如創造性地設計了“子虛”、“烏有先生”和“亡是公”三個虛擬角色,通過他們之間的問答討論,既肯定了國家統一的重要性,倡導簡樸生活,同時也頌揚了帝國的雄渾氣勢,暗諷了帝王和官員奢華無度的生活方式。從此以後,漢代辭賦界紛紛效仿司馬相如,大量作品開始圍繞國家事務和皇室生活展開創作,這也使司馬相如獲得了郎官的官職。
公元前135年,大將軍唐蒙爲征服夜郎而在巴蜀地區徵募數千兵力,並調動西郡數萬民工從事後勤保障,爲樹立軍威,唐蒙採取了殘酷手段,導致巴蜀民衆恐慌不安。漢武帝聞訊震怒,認爲唐蒙此舉有失民心,最終派遣司馬相如前往巴蜀安撫百姓。司馬相如抵達後,撰寫了《諭巴蜀檄》一文,向當地民衆澄清唐蒙行爲並非朝廷本意,並慷慨解囊贈予糧食,有效地平息了事態。
爲進一步鞏固巴蜀地區對漢朝的歸屬感,司馬相如又撰寫《難蜀父老》一文,採用一問一答形式,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少數民族與朝廷和睦共處的益處,從而贏得了巴蜀人民的信任與支持,有力推動了漢朝對西南邊疆的開發進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後,司馬相如一度因被指控受賄而遭罷免官職,然而漢武帝深知其才華不可埋沒,一年後再次啓用了他。此時的司馬相如已對官場鬥爭心生厭倦,除偶與漢武帝一同遊獵外,更多時間沉浸在書房研讀。當目睹漢武帝沉迷狩獵活動,司馬相如適時創作辭賦,以秦二世胡亥的歷史教訓警醒武帝勿荒廢國事,武帝深受觸動,愈發器重司馬相如。當得知漢武帝熱衷追求長生之道時,司馬相如拾起未竟的仙人題材,傾注心血完成了《大人賦》。
公元前118年,司馬相如因病重獲準回鄉休養,不久後離世,彌留之際不忘叮囑家人將其着作呈獻給漢武帝。司馬相如遺留下的辭賦共二十九篇,其中《梨賦》、《魚葅賦》和《梓山賦》僅有題名而無具體內容。明代學者張溥編輯的《司馬文園集》收錄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爲我們保留了司馬相如的部分珍貴遺產。
漢代文學中,辭賦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而司馬相如無疑是漢賦的傑出代表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辭賦內涵豐富,思想深邃,語言優美,展現出超凡的審美情趣,足見他對辭賦藝術的獨特理解和深刻洞察。歷史上鮮有賦作家能與司馬相如比肩,甚至連史學家司馬遷亦對他推崇備至,在《史記》中專爲司馬相如立傳,凸顯了他在文學史上無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喜歡中國歷史故事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