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東漢末年的動盪歲月中,羣雄逐鹿,其中袁紹以其顯赫的家族背景及出衆的才能脫穎而出。袁氏家族世代爲官,袁紹更是因其才華橫溢,年紀輕輕便步步高昇,不到二十歲便出任濮陽縣縣長。然而,父母相繼去世後,袁紹辭官丁憂,朝廷期盼他守喪期滿迴歸,但他卻選擇在洛陽過起了隱居生活。
此時的東漢朝廷正深陷宦官專權的泥沼,許多忠良之士慘遭迫害。袁紹雖退隱山林,卻密切關注時局動態,私下與反宦官的黨人緊密聯繫,尤其與陳蕃、李膺等人關係密切,在黨錮之禍爆發的關鍵時刻,他還協助黨人尋求避難之所,也正是在這段時期,袁紹與曹操結成了同盟,共同對抗宦官集團。
儘管袁紹行事謹慎,但其行動仍被宦官得知,宦官首領趙忠親自警告袁紹不得干預朝政,袁紹佯裝無知,使得趙忠悻悻而歸。
面對黃巾起義的威脅,漢靈帝不得不釋放獄中的黨人,以團結力量抵抗起義軍。大將軍何進慧眼識珠,邀袁紹重入朝廷,兩人志同道合,決心聯手對付宦官勢力。隨着黃巾軍的壯大和宦官權力的膨脹,矛盾日益激化,包括郎中張鈞在內的忠臣因揭露宦官罪行而遭到殘酷對待,宦官甚至把控了朝廷的軍事大權,何進的用兵亦需經宦官首肯。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情垂危,太子人選懸而未決,宦官與外戚均覬覦藉此機會掌握實權。靈帝傾向於立側室王美人之子劉協爲儲君,但鑑於傳統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壓力,此舉面臨極大阻力。宦官試圖借調何進鎮壓起義之名將他排擠出京,以便更易操控太子人選,不過何進識破其計,派袁紹代己出徵,挫敗了宦官的圖謀。靈帝駕崩後,宦官蹇碩策劃殺害何進,欲立劉協爲帝,但反被何進先發制人,迫使衆人擁立何皇后之子劉辯登基,即漢少帝,袁紹的叔父袁隗與何進共同輔佐新帝。
蹇碩賊心不死,伺機刺殺何進,卻被何進尋機囚禁。袁紹見狀,力勸何進應抓住當前優勢,一舉清除宦官勢力,以防後患無窮。然而,何太后受宦官賄賂,顧慮重重,阻止了何進的行動。袁紹焦急萬分,再度敦促何進儘快決策,指出拖延只會引來更大的危機。由於何太后的阻撓及何進自身的猶豫不決,此事一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