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打擊宦官勢力方面,王叔文等人也採取了果斷措施。他們停發了內侍郭忠政等十九人的俸祿,並清理了大量宮中閒雜人員。爲了奪回禁軍兵權,王叔文任命韓泰爲神策行營行軍司馬,範希朝爲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然而,宦官們洞察先機,通知神策軍將領不要交出兵權,導致王叔文奪回兵權的計劃落空。
對於藩鎮割據這一安史之亂後的頑疾,王叔文等人也給予了高度關注。他們堅決抵制藩鎮勢力的擴張,如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要求擴大地盤時,王叔文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請求。
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治弊病,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使社會趨於安定,贏得了民心。 然而,由於他們的改革觸動了藩鎮武裝和宦官勢力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強烈的抵制和打壓。
宦官俱文珍等人擔心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會削弱他們的勢力,於是產生了除掉王叔文等人的念頭。他們先是擁立唐順宗的長子李淳爲太子,隨後僞造詔書罷免了王叔文的翰林學士職位。王叔文因母親去世而回家守孝後,革新派失去了核心領導,無力與宦官集團抗衡。俱文珍趁機與藩鎮節度使勾結,利用唐順宗病重之際,推舉皇太子李淳主持朝政。不久後,俱文珍等人更是將李淳推上了皇位,即唐憲宗。
唐憲宗登基後,局勢發生了顯着的變化。與宦官有所勾結的官員們紛紛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而曾經推動“永貞革新”的王叔文卻遭遇了不幸,被貶爲渝州司馬。更不幸的是,僅僅一年之後,他便遭到了宦官的陷害,不幸離世。同時,與王叔文並肩作戰的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位傑出官員也遭受了牽連,他們同樣被貶至外地擔任司馬 之職,這八位賢士與王叔文一同,被後人稱爲“二王八司馬”。
“永貞革新”的失敗,無疑給唐朝的政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此後,朝廷的腐敗現象日益嚴重,官員們爭相結黨營私,權謀鬥爭愈演愈烈。 曾經繁榮昌盛的大唐帝國,逐漸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其輝煌的歷史篇章也在這一刻開始慢慢翻篇,逐漸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