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狗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管昨天我拜的孤魂野鬼想不想幫我,最起碼咱開了個頭,和鬼魂表達了一下招募供養的想法。
老道士比我的體力都好,真是沒白天沒黑夜地走呀,他總是嘲諷我一個頂風尿三丈的人,不如他一個順風溼一鞋的小老頭。
面對他矯健的步伐,我無言以對,我總覺得這老小子會輕功。
其實從進山的第一天起,就已經沒有山路了,我們基本就是找哪的草低一些,哪的林子稀鬆,反正就是一棵樹一棵樹地繞。
道士的目標很很明確,就是找晚清廢棄的山場子。
先解釋一下山場子,清朝末年,皇室衰退,國內起義,強敵犯邊,清皇室統治力變弱,封禁了幾百年的大興安嶺和皇圍獵場也沒有了統治力,關東地區不少老爺們開始進山找點營生做,以求養家餬口。
進山之人無非就是這幾種營生,一淘金、二伐木、三放排子、四挖參。
伐木和放排子可以說是一夥人,就是分工不同,一羣伐木工上山尋找茂密森林,然後搭建臨時庇護所,庇護所可以容納百十來人居住,什麼廚房、酒館都有,大一點的山場子還有妓院呢,不過不是傳統的妓院,更是和淘金的妓院沒法比。
一個山場子也就是兩三個女人,連開酒館再做點皮肉買賣。
這個庇護所,或者說小村子就是山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