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未成年有心機嗎? (第1/2頁)
愛喫糯香藕餅的林妹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了葉子的一些分析後,苗樹也大概瞭解了一些。確實兇手爲什麼會放過孩子,這也只有兇手自己知道是什麼原因了。苗樹又把今天自己去找死者和前妻的養子詢問情況的事情給葉子說了一遍,想聽聽看葉子有沒有什麼樣的看法。
葉子聽完苗樹所說後,分析道:“聽你這麼說來看,這個孩子看似好像什麼都不知情,但是卻在無形中告訴了你們一些情況。比如說他的養父母在沒有離婚前有做過想招上門女婿的想法,但是後來父親卻又和其他人生下了孩子還和母親離婚和別的女人結婚,生下了雙胞胎兒子。上門女婿的事情也被擱置了,還告訴你們他姐姐的男朋友態度也變了,這不是引導你們去查他姐姐的男朋友嗎?所以我覺得他不可能真的什麼都不清楚,他一定知道一些什麼?我甚至還懷疑他在這起案件裏面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他站在了什麼樣的位置上。”
苗樹聽完葉子對對方的分析問道:“但是這個孩子真有這麼大的心機嗎?雖然現在未成年人犯案的情況很多,但是有這樣心機的還是很少見的。”
葉子說:“你可不要小看了現在的孩子,在傳統文化裏,人性本善的觀點是深入人心,人剛出生胚子都是不錯的,只因後天環境的影響使得人變壞。當然,性惡論也有不少支持者,這些人被稱作天生就是壞胚子,想要變壞只能靠後天的教育。由上述概念延伸,有些人是不是自帶犯罪屬性?這在心理學範疇裏,可歸納爲性格上的缺陷,也就是坊間所說的犯罪人格。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心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到個體差異、環境影響以及認知發展等多個方面。
個體差異:未成年人中確實存在具有心機的個體。這可能是由於他們所處的環境所致,例如家庭背景或社交圈的影響。
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不是所有未成年人都會表現出心機行爲。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經歷都不同,這決定了他們的行爲和性格特點。
環境影響:學校作爲一個小型社會,未成年人可能會學習到一些心機行爲。例如,有學生可能會在背後聽他人吐槽並轉告給被吐槽的人,或者採取其他策略來操縱或傷害他人。
家庭環境也對未成年人的行爲有重要影響。一個不幸福的家庭環境可能會促使孩子發展出保護自己或對抗他人的心機行爲。認知發展:在認知發展方面,未成年人的想象力豐富但邏輯思維能力尚未成熟。這可能導致他們將想象與現實混淆,從而產生一些看似有心機的行爲。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未成年人的行爲模式可能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