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所謂品鑑,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炫耀,這也是公認的傳統。
這個時代缺乏傳媒渠道,誰誰誰寫了一篇好文章,拿出來求品鑑指點,目的就是宣傳。
唐詩是中華文化中最璀璨的光,毋庸置疑。然而初唐詩詞卻不在其列,這時候的詩通常是宮體詩,還未得到正確的引導發展,大多妖嬈做作,詞藻靡麗,多是南朝梁陳的胭脂氣息,全是靡靡之音,說一句詩詞的黑暗時代毫不爲過。
裴隆捻鬚微笑,他的書法學自虞世南,深得其三味,心中也頗爲自得。
沒有多想,陳青兕將拜帖收下,親自出門迎接。
年長的儒士作揖回禮,說道:“在下裴隆,字子晏,這位是某至交好友,姓樓,名宗,字德仁,遊歷至此,得以拜讀陳佐史的《憫農》,深感震撼。隆於長安曾拜讀上官祕書少監之詩作,爲上官體那綺錯婉媚的詩風震撼,今日得聞《憫農》,意境之深,不亞於上官祕書少監矣。”
上官儀是先驅,四傑是奠基,陳、劉、張是推手,最後唐詩在李白、杜甫、王維、高適、王昌齡、岑參這些人手上走向巔峯。
之前因爲戴洪凌刻意輕視,知道陳青兕安撫流民的人不多,但隨着名氣的提升,他單槍匹馬深入虎穴安撫流民的舉動,也爲大多人知曉。
<div class="tentadv"& 有文采又有實幹,陳青兕三個字,真正傳出了名氣。